中国江苏网讯 3日早上5点,家住清江浦区长西街道长西社区富华园小区的王师傅像往常一样,准时起床。洗漱完后,王师傅带上一水壶,装了两个馒头,拎起地上的锂电池,放在三轮车上便出门了。
老人的儿子儿媳结婚后去了苏南打工,老两口就带着孙子过。儿子儿媳的经济不宽裕,原本已经歇下来的王师傅又开始蹬三轮,补贴家用。
出了家门,不到6点的上海路上已经熙熙攘攘。王师傅在上海路菜场边守着,期待着某个买菜的老人想歇个脚的话,让他载一程。等客期间,王师傅拿出车篓里的馒头,就着水,三口并作两口解决了早饭,生怕有客人来了,他还吃着,影响生意。然而半小时过去了,周围的三轮车越来越多,要坐三轮车的却一个也没有。倒是路边停着的一辆共享单车,很快就有一位年轻人扫了二维码打开车锁后骑走了,“喏,就是这个车多了,我们的生意不好做了。”王师傅叹了一口气,看了看表,他准备赶在六点半前,去周边的支干道上碰运气。有时候没带到客人,王师傅还会夜里出来去酒吧、KTV门口守一会。
王师傅说,这两年蹬三轮的生意不好做,孙子的教育支出稍多一点就不够,两个月前,他和妻子商量着让她再出去“苦”点钱。老两口在家排了一下,把孙子吃饭、上学、放学、做作业的时间理了理,确定能错开时间后,老伴就出去找了份饭店保洁的工作。但遇到老伴在饭店忙时,王师傅不得不待在家里,不能出去挣钱,“就只能安慰自己说,这会外面没什么客人”。
“不管蹬三轮还是做保洁,我们就想把日子过好,儿子儿媳在外工作平平安安,孙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不再像我们一样靠体力吃饭”。王师傅说。
王师傅的心愿已经在内心盘算了很久,“我们老夫妻俩没什么文化,教孩子功课已经力不从心,希望有一家培训班能让孙子放学后在里面学一会儿,一方面让他学点知识,另一方面也能给我们匀出点时间来,出去多挣点。”
如果有好心人能帮助王师傅实现这个心愿,请与记者联系,电话:13655232206。
记者伍树燕 通讯员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