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0

淮安市质监局协调有关部门精准扶贫

来源:   2017-06-19 18:50:00

  中国江苏网6月20日淮安讯(杨信 陈兆辉)淮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自去年三月份挂钩帮扶淮阴区老张集乡孙圩村以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帮扶中的难题,有力地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阶段性的完成。

  孙圩村位于老张集乡西南角,西、北与淮阴区刘老庄乡交界,是抗战时期著名的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与日寇发生过激战的革命老区。多年来由于村里的经济发展缓慢,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是典型的“空壳村”;全村3000多口人中的1200多名劳力仅靠外出打工挣得微薄收入,其余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还有50多个“光棍”及20多个精神疾病患者,部分人员除了享受社会的“低保”及一般救助外,他们只能依靠耕种全村5000多亩农田来维持生计。

  淮安市质监局自2016年3月接受市委下达的帮扶该村的任务后,局长吕春雷带领市质监局干部职工多次到村民家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村干部一起交流、探讨,最终确定了对村里的367亩麦田进行“旱改水”、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确立局副科级以上干部与25户低收入户进行一对一帮扶。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村里建立“千亩耕田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耕地收益,同步建设农机库及烘干房等项目,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但“旱改水”缺少建设泵站及沟渠的工程资金,吕局长和驻村干部多次与市、区水利局沟通、协调,为孙圩村的“旱改水”项目争取了支持,列入了区水利建设计划,落实资金77.63万元,旱改水工程将为该村367亩旱地增加集体收入近20万元。市质监局还将4万元资金投入到村里的耕田合作社作为征地费用,为村里建设农机库及烘干房的项目提供了帮助。目前,国家财政拨付的200万元用于烘干房及附属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

  淮安市质监局的精准扶贫项目解决了孙圩村群众多年盼望解决而无法解决的脱贫致富问题。为了使“旱改水”项目早日动工,市质监局又出资5万元与村里共同对367亩旱地进行前期平整。村民说:“旱改水”使每亩耕田提高了500元的收入,农机库和烘干房使他们对农作物能够及时收割、加工、储存和出售。该局驻村干部告诉记者,市质监局正在协调市、区农业开发部门,整合该村5000亩土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这项工作已经进行考察论证,有望通过主管部门的最终批准,预计将为全村增收50万元,实现贫困家庭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计划为该村招揽一些蔬菜及水果种植大户承包经营。

  市质监局的帮扶工作也得到了淮阴区委组织部的称赞,在孙圩村367亩“旱改水”初期,区委组织部长组织袁集乡的四个村的村委书记来村里参观学习烘干房及“旱改水”项目建设。同时召开座谈会,明确要求袁集乡四个村村委书记通过此次学习,总结、研究、探索适合袁集乡的致富途径。区纪委原书记及现任书记考察了孙圩村的有关项目后对市质监局帮扶孙圩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淮安市质监局的帮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是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春雷对帮扶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局党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心系农村,了解农民,希望通过帮扶为贫困村解决一些与农民农村息息相关的问题。吕局长多次召开党组会,从讲政治的高度专项商讨帮扶事宜,让党组成员动脑筋、想办法,尽自己所能为村里带去致富门路及富农惠农政策。对25户帮扶户的阳光帮扶问题,吕局长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进村入户交流帮扶办法及措施,他本人也带头下农村、走基层,与农民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养猪、养牛情况;同时与市农业部门、水利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取得惠农富民政策上的支持。对于25户的脱贫致富问题,吕局长提出了三点举措,要求帮扶队员与村里两委及村民组长协调落实。首先是对帮扶户进行三个分类,其次是根据分类情况提出三个解决之道:一是通过鼓励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外出打工、自办养殖场等方式脱贫致富;二是鼓励一些半劳力家庭进行手工编织(如渔网、竹编器)等方式增加收入;三是根据病灾户、精神疾病患者多、无劳动能力的情况,希望村里如实向上级反映,按照国家低保政策将以上情况落到实处。在用工方面希望村里根据耕田合作社的实际情况优先安排贫困户打工,增加他们的收入。2016年端午节、10.17国家扶贫日及2017年春节前,吕春雷局长带领局党组成员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共给予慰问金3.1万元,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及质监部门的关怀。

标签:

责任编辑: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