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0

智慧农业激发涟水产业活力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2-14 10:20:00

  中国江苏网讯 “以前种地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又不懂技术,销售也是个难题。”涟水县徐集果蔬标准园负责人说,如今,通过大数据与农村电商的有效衔接,仅种菜一项,合作社农民每年收入由以往的2.6万元增加至4万元以上。

  走进红窑汉唐疏道芦笋种植合作社,省农科院挂职干部樊磊率领技术员正与合作社社员交流芦笋套种蔬菜的立体种养技术。去年,红窑汉唐疏道芦笋种植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由省农科院统一提供基地土壤检测数据和新技术、新品种等,生产期间通过物联网实行标准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目前,汉唐疏道芦笋种植合作社芦笋种植面积近1000亩,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近年来,涟水县采取“大数据+合作社+产业+电商+市场”模式,以农业大数据指导合作社发展产业,整合淘宝网、京东、卖货郎等网络平台,把农产品集中到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以专业服务站点进行配送,有效破解了农产品生产前端和市场销售末端脱节的产销难题。

  坐落在该县电商产业园中的农产品特色馆,各种产品摆满了展示柜台,“嘀嘀嘀……”电脑屏幕闪个不停,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与客户沟通。“生意很好,很多时候业务员根本离不开电脑,中饭就用泡面凑合着,卖得最好的还是捆蹄、鸡糕和芦笋这些有涟水特色的东西。”特色馆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涟水县通过“大数据+合作社+产业+电商+市场”模式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和市场需求对立问题,通过前端对农户生产技术的指导,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以大市场需求的分析来打通市场和农户之间的信息通道,最终达到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目的。涟水县农委主任徐军说,智慧农业是全县智慧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农业大数据集合生产到流通的农业信息,为政府涉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和产业发展指导,帮助农民进行生产管理及实现政农信息互通,为消费端提供原产地信息及认证溯源,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和农村电商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2016年,涟水县共采集合作社及农场数据264户、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农业服务商20余家,总数据量达4万多条,已建成电商运营中心1万平方米、农村服务站点23个,实现网上交易额5亿元。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