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组的门牌
对过组的地形高低起伏
在给人指路时,人们常常以“在什么地方的对过”来描述位置。不过,在仪征有个地方就叫“对过”。
仪征有个叫“对过”的地方
仪征市新城镇凌桥村,有一个庄台,其名字就叫“对过”。这个地方,庄上有30多户人家。从地形上来看,对过与仪征其他丘陵高冈地区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也是多高冈低丘。
庄上人家的门牌号上,写着凌桥村对过组。那么,地形上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为何这个地方会叫“对过”?
今年年满60岁的夏嘉亮,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介绍,对过这个名字,至少在60年前出现,“我今年60岁,那个时候就叫对过。”这一说法,得到了凌桥村孔庄组88岁老人郭美敏(音)的证实,“我嫁到这边60多年了,我来的时候,就知道那个地方叫‘对过’。”
夏嘉亮说,对过组在很早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个组,“听我们老一辈讲,对过原来属于江庄,而江庄人户多,地方也比较大,日常生活中,人们就把江庄分为江东和江西,我们对过这个地方,就属于江西。”
“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叫江西,而是叫江东对过。”夏嘉亮说,久而久之,人们干脆就把这个地方叫“对过”了,因此对过的意思,其实就是“江庄”(江东)对过的意思。
实际上,在扬州不少村庄,因为庄台比较大,会有小地名,如距离对过不远的地方,潘庄就被区分为潘东、潘西。
“在我们这问路,指路的话一般不会说对过,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的名字就叫对过嘛。”夏嘉亮认为,“对过”这个地名,仔细想一想,还确实比较有趣。
年长的对过人很多是木匠瓦匠
夏嘉亮说,以前对过所在的区域,大部分田地都是黄黏土,“下雨天,一脚踩下去,鞋子上的泥洗都洗不掉;晴天,太阳一晒,那干黄黏土,用锤子都砸不动。”
土壤条件差,而且田地也比较少,因此对过组的人,像夏嘉亮这个年纪的,一般都有一门手艺,要么是瓦匠,要么是木匠,“家里人口多,靠种田吃不饱,而这两门手艺,一直都是比较挣钱的,能养活一大家人。”
“当然,现在条件好了。”夏嘉亮说,现在经过年复一年的土壤改良,田地长的东西也多了,而且,年轻一辈的很多都出去工作了。 记者 向家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