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24小时 > 正文

扬州:三年长出十个瘦西湖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存理 蒋 芳 陈聪颖   2018-02-28 14:08:00
乍暖还寒,花不红、草不绿的公园究竟有什么可看的?又为何有看头?

  扬州古代园林曾鼎盛一时,瘦西湖、个园、何园等曾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识。记者近日到扬州采访时,从基层群众、社区干部到市委书记,不约而同地郑重推荐当地的公园建设。

  乍暖还寒,花不红、草不绿的公园究竟有什么可看的?又为何有看头?

  治污增“绿” 见缝插“园”

  登上扬州城东的万福大桥俯瞰,京杭大运河等7条河流冲刷出了8座岛屿,形成了“七河八岛”51.5平方公里、十里长廊生态奇观。走进公园,篮球场、足球场、秋千区设施齐备;沿着堤顶公路向北,不时有骑车和跑步健身的市民经过;再往北走,陆续经过深潜赛艇运动基地、万方数据等入驻企业。

  “过去嫁人不嫁廖家沟,如今新环境带来新经济。”万方科创书院副总经理黄娟告诉记者,这里曾经又偏又穷,船厂、砂石厂、养牛场聚集,水体污染严重;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为新中心,也成为开发商追逐的焦点;如今,这里成了生态科技新城,核心区建成了10.7平方公里的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

  生态倒逼,不仅把养牛场逼出了大数据产业,还把拆迁安置区逼成了高品质住宅区。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原小茅山垃圾填埋场——如今的花都汇公园。恰巧碰到了附近社区居民刘万芬,她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有条黑臭河,2011年瘦西湖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泥浆也被运送至此,日晒风干形成了一座黄土山。如今,垃圾处理机械变身工业景观,水系绿地呼应,还配备健身步道、雨廊、条椅等。每天日落,附近居民到此散步、锻炼。

  “这里曾是房价洼地,现在高档小区集聚。”刘万芬指着旁边的一所小学自豪地说,“这可是全市最好的小学。”在上海工作的吴頔春节返乡时,发现小区旁破旧网球场变成了建筑精美、设施齐全的“口袋公园”。“公园虽小,但一草一木布局用心,健身器械和健身步道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就在家门口。”吴頔说。

  “如果说园林曾是古城扬州的标志,公园则是现代扬州的标配。”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2015年,“让生态成为市民的永续福利”被写入扬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迄今全市新建了大大小小城市公园上千个,总占地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瘦西湖核心景区的面积。

  “三个舍得”探索生态惠民

  2012年年底,老体育场拆迁一度引发信访风波。谢正义对记者说,当时不明白拆掉市中心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老体育场,到城郊建个更现代化的,何以引发百姓那么大的反感。“深入听取民意发现,百姓在意的不是体育场,而是身边的体育休闲场地。”

  从民怨中听民声。2013年扬州将紧靠瘦西湖景区的千亩土地建设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拿出黄金地段,再投入13亿元建公园,也曾引发干部群众不解。直到2014年公园免费开放,在人潮涌动与群众点赞下疑虑化为乌有,迄今已接待600余万人次。“今天有没有去宋夹城啊?不夸张地说这个公园改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连见面问候语也变了。”退休人员杨永兰说。

  怎么衡量建公园是民生不是形象工程?扬州的标准是——能不能做到三个舍得:舍得把最好的地方拿出来、舍得投入资金配套、舍得投入心思规划建设。每个区域建一个生态中心,人口集中区建生态体育休闲公园,老城区见缝插针建“口袋公园”。2015年以来,扬州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5%用于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保证生态投入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增幅。市级财政在绿化和公园维护等方面累计投入近65亿元,市级土地储备从2009年5700亩增加到目前10138.73亩,人均绿地面积从17.18平方米提高到18.58平方米。

  “生态+”升华城市气质

  采访中多位干部群众用数据、用感受,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了公园建设是一笔“划得来”的民生大账。明月湖公园里融入24小时城市书房,花都汇公园叠加花卉与农业体验业态,社区公园成为家门口的运动场,“生态+”带动民生环境、城市形象与营商环境蝶变。扬州智图科技公司是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最大的服务商,分公司遍布多省市。“坦白说,开门见绿的自然环境、以人为本的发展环境是我们总部落户的重要原因。”董事长何小军说。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统计,2017年扬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跃上5000亿元新台阶,增长约8%,增幅位列江苏省第4位。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副书记夏正东感慨地说:“生态与财富之间到底有没有矛盾?短时看肯定有,实践证明长期来看GDP、生态、文化可以同步积累。”

  环境“颜值”提升也在潜移默化改变城市气质。市民王永华退休后每天准时到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上班”,他散步随身携带塑料袋,碰到烟头、果皮就随手捡拾,“刚开始能捡不少,现在几乎看不到了。”2015年以来,该市棋牌室减少30%,常年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38.2%,医保经费有了节余。

  扬州市不仅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三连冠,也连续三年实现人才净流入。

  新华社记者 王存理 蒋 芳 陈聪颖

标签:公园;扬州;瘦西湖;生态;城市气质;扬州市;健身步道;生态科技;体育休闲公园;民生

责任编辑:潘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