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志之一。自去年末,中国向全球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各地纷纷加码布局绿色发展。常州武进区依托全国唯一的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积极探索绿色建筑低碳发展新路径,经测算,武进现有绿色建筑每年可节约用电超5亿度,折合碳排放总量减少约37万吨,相当于每年多种植20万棵树。
唱响绿色“主基调”:为建筑贴上“低碳标签”
近期,武进绿建区维绿大厦荣获2020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维绿大厦此次获奖,是继凤凰谷、莲花馆、金东方颐养中心获批国家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三等奖后,武进区首个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的项目。作为绿色建筑研发中心的维绿大厦,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筑自遮阳、三联供能源供应系统等20多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被运用到建设中,大楼的综合节能率达到78.5%。除了维绿大厦,绿建区还先后培育并建成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淹城中学体育馆、凤凰谷影艺宫、金东方颐养院等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建筑项目,在全区形成了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工厂、绿色办公、绿色基础设施全方位推广的格局。从技术到示范应用,武进区的住宅项目,从规划立项起就由绿建区参与,按江苏省首个高星级绿色建筑、健康建筑、5M智慧住宅、海绵社区及高预制装配率标准和理念,打造绿色健康智慧社区,在建设成本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明显提升节能和绿色水平,提高百姓居住环境舒适度。目前,武进区绿色建筑超2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的数量、面积和质量均位居江苏省前列,成功创建荣获了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县区唯一)、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江苏省首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江苏省首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等荣誉,“绿色建筑看武进”成为业界共识。
奏响绿色“二重奏”: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
设置了防风抑尘网的工厂内,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快速分拣,通过复合传感器识别建筑废弃物的类型,分拣出13-15种类别,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资源化利用。绿和环境在全省率先实现建筑和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建成并运营年处理160万吨拆建资源化利用项目和年处理30万吨装修垃圾无害化处置项目,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被国家发改委列入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重大项目。经测算,每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后,每年可节煤2.7万吨、减碳排放1.3万吨。从建造到垃圾处理,“绿化”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实现规划、设计、材料、施工和运营等全领域、全过程、全产业链“绿色化”。绿建区正围绕“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打造长三角智能建造科创中心“中国智能建造科创园”,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建材选用、绿色生产、绿色施工、绿色交付的一体化绿色统筹,推进精益化建造,有效实现全过程低碳效益最大化。
据悉,绿建区还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了低碳发展战略全面合作,共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常州基地”,为常州乃至江苏境内控排企业、新能源企业、投资机构提供碳排放咨询、管理和金融服务,帮助江苏控排企业在应对碳市场中占据引领地位,同时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首支“碳基金”,通过金融工具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碳汇项目的开发与投资,助力常州提前实现“双碳”目标,助推常州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低碳发展展示、低碳研究培训和交易、具有重要影响力、能够提供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示范城市。
把握绿色“节奏感”:中欧绿色班列跑出“加速度”
瞄准欧盟国家资源再生利用、节能技术、循环经济、零碳技术、新能源等低碳产业领域,深入对接国际知名的绿色低碳研发机构和重点企业;围绕中欧技术合作、欧洲小精尖产业项目落地,对接相关资源,今年计划形成项目招引落地成果20项;对接国合中心,启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创建……
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日前列出今年目标任务清单。该创新园成立于去年10月。在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支持下,依托武进绿色建材和建筑产业基础,加强中欧在绿色建筑和低碳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创新园建设为切入点,全方面学习借鉴欧洲城市发展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以开放理念促进绿色发展,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欧洲在绿色低碳方面先进的经验、做法也有望在武进“落地生根”,致力把创新园建成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常州样板、联合国工发组织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示范园区。目前绿建区与德国、奥地利、芬兰等10家欧盟重点国家的使领馆建立联系,和中国欧盟商会、欧洲木业协会、法国未来工业联盟、英中贸易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等10个相关协会商会建立联系,定期沟通互访,了解欧盟各国的经济动态和投资计划。
按照构想,绿建区将在去年基础上召开第二届中欧低碳创新论坛,打造绿建会展品牌,助力常州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