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魏宁 范海杰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政府一项一项务实暖心的举措,是群众一点一滴的切身感受。
2020年11月18日,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杭州市举行。论坛期间,第十四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结果发布,徐州获评“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徐州继2017年、2019年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环境变美了,出行方便了,住房改善了……如今,幸福徐州“大家庭”的建设正呈现出更加美好的现实模样。
幸福是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
近年来,徐州脱贫攻坚成果有力巩固,达标村、脱贫户收入稳定增长,2456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面完成,防返贫机制有效运转。
曾经的黄河故道沿线,是徐州发展的“洼地”和相对贫困地区,如今,沿着黄河故道一路穿行,处处呈现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7年开始,徐州将黄河故道的综合开发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项目,带动沿线居民持续增收,115个经济薄弱村和22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铜山倪园村、睢宁鲤鱼山庄等越来越多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不断涌现,昔日穷乡僻壤如今成了点缀在黄河故道两岸的明珠,业兴民富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现实。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是徐州市委市政府向徐州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自2016年起,徐州全面发动和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019年,丰县、睢宁两个重点帮扶县顺利摘帽,269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出列,全市24.05万户、62.78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提前一年完成省定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任务。2020年,全市6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12212元;269个经济薄弱村集体年平均收入达到61.48万元。
徐州连续四年,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前列,连续四年在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连续四年在全省扶贫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连续三年获得市级机关创新项目奖项。
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睢宁县邱集镇小苏村的村民何慧侠今年已经80多岁了,在该镇实施农房改善项目后,搬进了镇里规划的养老房,周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样的日子俺还想再过80年!” 何慧侠笑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徐州稳定脱贫政策,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大力发展富民项目,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富民增收,让百姓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五年来,徐州注重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全面提升。
幸福是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目前,徐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77万元、2.11万元,增长4%和6%。城镇新增就业 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1.76%。就业稳定、养老金提高、医疗保险完善、新居林立、菜篮子丰盛、居民收入增加……让城市改革发展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是徐州市委市政府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一大着力点。
去年7月,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文件出炉,这是徐州第16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4元。
74岁的市民刘洪民从企业退休已经十几年了,养老金从最初的不到2000元涨到了如今的近4000元。他笑着说:“真是赶上了好政策、好时候!”
和刘洪民老人一样,赶上“好时候”的还有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风水电技术员郝大培。去年4月,他领到了“名校优生”各类补贴共4.88万元。“我是沛县人,2018年外地研究生毕业,受政策吸引,选择回到家乡就业。据我所知,这些优惠补贴我可以连续领取3年。”郝大培认为,家乡“求贤若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并给予各种实实在在的惠利,徐州的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
就业是民生之本。徐州市将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月嫂、育婴师、电动车维修等多种技能培训。
教育和就业,关乎个人命运,寄托家庭希望。去年,徐州市新建改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111 所,招聘教师 7233 名,大班额比例降至 0.73%,超大班额全部消除,高考本科上线率持续攀升。
去年10月,经报请徐州市政府批准,按照“政府主导、商保承办、多方监管、保本微利、自愿购买”的原则,徐州市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多家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一款为徐州定制的,不限人群、不限健康状况、不限病种、不限药品目录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惠徐保”,努力打造徐州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新亮点。截至1月8日,“惠徐保”参保人数已突破83万人。
为了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去年,徐州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实现十四连涨和九连调,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为19.4万名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11 亿元。医疗事业集团组建运行,市中医院新院、市公共卫生中心、市传染病院改扩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新增三甲医院1家、三级医院4 家,实现三级医院县域全覆盖。
首届汉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大风歌城启动建设,全域旅游创建持续深化,徐州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圆满收官,敬老院全部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徐州马拉松晋级全国金牌赛事,获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圆满完成,法治建设满意度全省第一,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去年,一项项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徐州百姓的自豪感。
建设幸福之城,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才能更美好
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徐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抓好幸福徐州“大家庭”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得惠受益。
今年,徐州将突出富民优先,瞄准“四项收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居民收入增幅高于 GDP 增幅、高于全省平均、走在全省前列。着眼增加工资性收入,持续抓好稳岗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鼓励居民财产向资本转化,拓宽投资理财渠道,促进家庭财产不断增值。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抓好脱贫不稳定户及边缘易致贫户监测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继续补齐教育短板,年内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0所,招录教师7000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好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支持驻徐高校 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抓好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健康徐州”。
为健全“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今年徐州市将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综治中心建设,用好城乡社区网格,深入开展“汉风行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徐州。持续打响“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好“梳网清格”基础管控会战,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风险隐患源头发现、早期控制。
同时,报告还对推广“一年小灶”经验做法,细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举措,抓实“散乱污”企业、粉尘涉爆等十个风险突出领域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抓好国务院、省督导反馈问题和市级巡察、督导问题整改落实,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展望“十四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徐州将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加快建设让徐州人幸福自豪、令外地人羡慕向往的现代化城市,努力让徐州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