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丨和风拂面,春到上塘,一张报纸撑起腰!
2021-05-10 10:34: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沿着宽敞的马路驶进江苏省宿迁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远远望去,春到上塘纪念馆犹如一艘破浪前行的旗舰,在蓝天和屋宇的映衬下尤为醒目。一个村为何建个纪念馆?这与1981年一张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密切相关。

“黄黏土,水不淌,十家九户都缺粮;破草屋,漏风墙,扯把稻草就当床。”一首民间歌谣道尽20世纪60年代上塘的赤贫景象。崎岖不平的地貌导致上塘地区常年缺水,农业生产极为困难。上塘人吃粮、穿衣、烧饭、用钱处处都要靠救济。1978年,全社人均年收入只有27元。

1978年夏,百年未见的特大旱灾把上塘人民逼得走投无路。生产队干部和群众逐渐意识到,一味吃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是填不饱肚子的,改革迫在眉睫。

经过连续几夜煤油灯下的长谈,上塘最穷的生产队垫湖五队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打响了江苏改革的第一声春雷。

春雷刚响,乌云急至。“包产到户”与当时政策并不相符,省、地、县三级领导机关向上塘派出“调查组”“工作组”,层层施压。

两位记者合影,左为周昭先,右为王孔诚

对“包产到户”的争论,支持声与反对声不绝于耳。如此背景下,时任新华社江苏分社农村组组长周昭先和王孔诚决定前往上塘公社逐队逐户调查研究,一“扎”到底。

1980年11月4日至7日,周昭先和王孔诚跟着时任公社书记张世明早出晚归,串村入户,亲眼见证了“包产到户”的优越性。

周昭先采访上塘农村改革笔记

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农民生活变化巨大。街道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家家粮满囤,谷满仓。“现在感到浑身都是劲!”上塘大队老社员李家科的这句话,被周昭先记在了160多页的采访笔记上。

“为农民说话,为农民撑腰。”周昭先和王孔诚迅速在当地县招待所完成稿件,并形成内参《江苏泗洪县访“穷”见闻》。1981年3月4日,在《内参》的基础上整理出通讯稿,刊发在《人民日报》三版显著位置,题为《春到上塘》。

稿件一发,上塘震动!公社连续三天在大喇叭里广播通讯,上塘公社的干部、群众个个眉开眼笑、奔走相告。“党中央支持我们,我们腰杆子硬了!”不少社员喜极而泣。

上塘从“争议话题”成为了“优秀典型”。1982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春风开始从上塘吹向江苏各地。

“二十多年来,一直处在严重困难中的泗洪县上塘公社,开始从穷困里翻过身来了!”40年后重温《春到上塘》的报道,望着如今的上塘整齐美观的楼房和田间连片的大棚,让人感慨万千,从最初的“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再到乡村振兴,上塘人始终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用行动续写着“春到上塘”新篇章。

宿迁泗洪上塘镇垫湖村党委书记 周磊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标签:
责编:马丽花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