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系统集成,擦亮“善治六合”幸福名片
2021-10-26 13:44: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盛文虎  
1
听新闻

“网”住底层风险 “联”起民生民心

系统集成,擦亮“善治六合”幸福名片

省委政法委近日公布的群众安全感测评数据,让南京“北大门”六合区成为焦点——今年上半年,该区群众安全感为99.62%,全市第一;网格服务知晓率为83.08%,全市第一;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达94.62%,群众对反诈骗宣传满意度达94.69%,治安问题解决率位列全市第一。

多个“第一”的背后,是六合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的改革实践。今年以来,六合区以“流动平安哨”建设为突破口,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采取上下联动、多方联合、上门联系、智能联勤、责任联考“五联”举措,打造“一网五联”工作机制,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党建聚力下沉“家门口”

近1300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超64万的常住人口,与扬州仪征和安徽天长接壤,城乡融合和产业转型催生一系列新挑战、新风险……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合区重任在肩,使命在前。

社会治理最突出的矛盾问题在基层,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在基层。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核心原则就是要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让党旗在田间地头飘扬,让党徽在小区街巷闪耀,六合区以改革思维开路,用创新举措破题,通过构建上下联动、沉底盖边的党建工作体系,实现党的领导在一线加强。区委主要负责人挂帅统筹,街镇党(工)委专班推进,支部建在网格上,人员沉到楼栋里,一张覆盖全域的红色网络在六合越织越密。目前,六合区821个综合网格党支部建设全面完成,支部书记和网格长“一肩挑”,党员和网格员“双培养”,党的建设不断向基层最末梢延伸,党的群众路线越走越新。

党的建设越深入,“治”的合力越强大。依托党建引领,六合区以综治片区为阵地,联合多方力量,带动形成“1+6+N”的人员架构。“1”是“流动平安哨”,由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网格员、专职辅警、调解员、协管员协同参与;“6”是链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资源,下沉一线听民声、解民忧;“N”是机关党员干部、社会志愿力量进网格服务,建立机关党支部联系村(社区)常态机制,以“党员联户”形式向人民报到。

大战大考,闻令而动。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第二天,六合区62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和3000多名教师、10000多名社会志愿者火线走进社区、下沉网格,244个小区、2549个自然村、30个来宁离宁查验点、61个县乡村道路劝返点处处可见“红马甲”,时时响起“我先上”,齐心协力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屏障。

警网融合吹响“平安哨”

10月21日上午9点,六合区龙池街道莉湖社区警务室,“流动平安哨”的每日例会准时召开,社区民警刘非和他的团队一起,梳理前期摸排的线索,安排当天的具体工作。半个小时之后,所有人进网入格,上门联系,排查风险隐患,调解矛盾纠纷,服务居民需求。

“管得了的看不到,看得到的管不了”曾是基层治理中的一对突出矛盾。因为管辖范围大、人口数量多,过去社区民警更多是被动式执法,往往是接到报警才会介入矛盾处置。而社区没有执法权,网格员发现问题后除了好言相劝,没有更好的办法。

今年,六合区按照“城区5000人、农村10000人”的标准,以“网格不拆分、责任不交叉”为原则,在91个综治片区建立“流动平安哨”,推动综治片区与治理网格集中领导、深度融合、一体运作,解决治理力量分散、责任边界不清、管辖范围大小不均等矛盾。“通过警网融合、力量捆绑,‘流动平安哨’有效破解了社区和公安工作‘两张皮’问题。”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指挥室主任车轶说,“一盘棋”思维下,民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优势,与网格员人头熟、底数清的优势交汇叠加,基层治理的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最近,马鞍街道城西社区网格员在走访时发现一起民事纠纷,信息传回“流动平安哨”,调解员徐玉斌火速赶到现场。原来,因为鸭子被过路汽车轧死,村民与车主起了争执,并在混乱中倒地。几天后村民去医院拍片查出骨折,但车主并不认账。“事情迅速升级,两个家族都召集了人手准备干仗。”干了15年调解员的老徐说,好在他两头都熟,释法说理讲情,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一场潜在的群体事件顺利化解。

一般的矛盾纠纷,“流动平安哨”现场调解;涉法涉诉问题,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早介入干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两代表一委员”上门倾听群众想法、做好调查研究,向相关部门反映。闭环管理机制下,六合区110警情量增长率逐年降低,不少群众已习惯“越过”110直接联系“流动平安哨”。去年以来,全区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400余起,由民事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伤害事件持续下降。

民生为怀服务“急难愁”

实践证明,为民服务是最好的基层治理。

群众的诉求有没有得到满足,百姓的困难能不能切实解决,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村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完善充实服务事项,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六合区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一网五联”工作机制贴近基层、深入群众的优势,视治理资源为服务力量,从人居环境、生活需求、富民增收等维度切入,用心用情解决百姓的“急难愁”。

一张“服务联系卡”,是横梁街道三友湖村解民忧、联民心的“法宝”。从劳保、计生、民政等社区“分内的事”,到银行、水务、供电等“分外的事”,卡片上密密麻麻罗列着13个具体对接人的电话。“基本涵盖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对应联系人的事项,由我兜底。”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潘臣说。

这个底“兜”到什么程度?潘臣用自己的经历举例。5月14日,地里的秧苗刚刚冒头,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村里一名老人当天去儿子家串门,担心秧苗闷在水里,吵着要回家。风大雨大,儿子急得没办法,只能给潘臣打电话。“你稳住老爷子,地交给我。”挂完电话,潘臣抄起铁锹直奔老人的育秧地,等他挖好渠放完水,鞋子里早已灌满雨水。

不仅有“一张卡”,三友湖村还有“一本账”。家里几口人、多少间房、在哪工作、健康状况如何……打开“群众档案”,每一户的情况一目了然。“通过建档立卡的方式,倒逼网格员跟村民拉关系、套近乎。”村党总支书记李国庆说,即便网格员岗位调动,接替者也能靠着这本档案迅速掌握情况。

六合区还建立“一网五联”责任联考机制,将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村居和“党员联户”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在机关作风评议工作中给村居和网格“一张票”,赋予其评价权。同时引入管理咨询机构,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实地调研等方式,从公众体验的角度对相关工作进行多方面评价。

矛盾在温情中融化,民心在服务中凝聚。“一网五联”工作机制立足六合区域实际,系统集成基层治理领域的改革成果,让各类治理资源在党建引领下“融得进去”“用得起来”“发得出力”。六合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存量和增量、匹配需求和供给,加快完善实现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