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什么是人民建议?
答:人民建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建议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针对社会公共事务,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单位提出的建议。包括对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单位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措施的建议,对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建议等。
问题:不纳入人民建议征集范围的事项有哪些?
答:①属于信访事项的;②属于个人诉求、投诉、举报等事项,或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③属于学术研讨的事项;④事权超出本市权限范围的事项;⑤其他不宜作为人民建议的事项。
问题:人民建议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答:①人民建议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建议主题、涉及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或理由依据、建议人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②建议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张掖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一事一议,主题明确、观点鲜明,问题和对策办法阐述准确。
问题:人民建议与信访事项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概念内涵不同。人民建议是指建议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针对社会公共事务,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单位提出的建议,旨在更好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信访是指信访人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旨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更好服务群众。②工作侧重不同。人民建议征集侧重于针对社会公共利益问题提出建议,一般不受理个人诉求、投诉、举报事项。信访事项则侧重于对个人诉求、投诉、举报事项的反映。③处理机制不同。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由党委社会工作部负责,经过筛选、登记、交办等程序,交由相关单位办理,有价值的建议可以被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考。信访事项由信访部门负责进行登记,并转送、交办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处理。
问题:人民建议征集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目标和定位不同。人民建议征集旨在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持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则旨在响应和处理公众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公民和各类组织的合法权益。②受理范围和功能不同。人民建议征集主要关注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改进、经济发展的促进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等方面,通过征集人民建议,党委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则主要受理企业、群众咨询、投诉、举报、意见和建议等非紧急类事项,涵盖多个领域,可以为群众提供政策解读、问题咨询、意见反馈和投诉受理等多功能服务。③参与方式和反馈方面的差异。人民建议征集通常通过网络平台、书信等形式提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纳和实施,向建议人通过网络平台等形式进行反馈。“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则主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受理、登记、转办,由相关承办单位分类限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答复诉求人。
问题:人民建议和人大代表建议、人民政协提案的区别是什么?
答:人民建议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是几种不同的民主参与方式。人民建议可以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由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进行筛选、登记、转办,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人大代表建议只能由各级人大代表提出,并由本级人大相关工作机构负责接收、登记、审查、交办。政协委员提案可以由政协委员提出,也可以由参加政协的各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提出。根据《甘肃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试行)》,对人大代表建议、人民政协提案等渠道接收到的人民建议,仍按原有规定办理。
问题:征集到的人民建议是怎样办理的?
答:①党委社会工作部对接收的人民建议应及时甄别登记,作出转送、留存、答复等处理。②对已登记的人民建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于5个工作日内转送相关承办机构办理;对表述不清或重复提出的建议,作出留存处理;对不属于人民建议范围的,及时告知建议人并做好解释说明。③承办机构对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人民建议应认真办理,办理结果包括采纳、部分采纳、留作参考、不予采纳。对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改进工作等的人民建议,予以采纳或部分采纳;对现阶段暂时不宜实行的建议,留作将来出台相关政策或制定工作措施的参考;对不符合实际、无参考价值的建议,不予采纳,并做好解释工作。④承办机构应在受理人民建议事项30日内,提出办理意见,向同级党委社会工作部报备并反馈建议人。情况复杂的,经审核后可适当延长时限,一般延长时限不超过60日
问题:人民建议转化落实的方式有哪些?
答: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单位采取以下方式促进人民建议转化落实:①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②制定惠民、利民、便民政策或工作措施;③推动具体事项的解决;④其他转化落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