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能产业链由制氢、储运氢、质子交换膜、氢气循环系统等环节构成,包含扬子石化、国富氢能、擎动科技、华昌化工等重点企业。目前,服务氢能产业链的质量基础设施主要有产业计量、检验检测、质量认证和质量品牌等。
22家
加氢枪、氢气循环泵检测缺少国家统一标准
气体扩散层检测标准缺乏
氢燃料电池整车检测方法不全
参照T/CAB 0166–2022《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跑者行动”性能评价导则》标准制氢能耗、氢气纯度等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37562–2019 标准氢气产量、氢气/氧气纯度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29412–2012、GB∕T 34540–2017标准气体流量、氢气纯度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34544–2017标准气密性、热循环、氢气循环等检测能力缺乏
参照T/CATSI 05007–2023《移动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专项技术要求》标准冷充试验、低温性能型式试验能力缺乏
依据GB/T 42536–2023标准TPRD氢循环、TPRD加速寿命、耐盐雾腐蚀性等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26779–2021、GB/T 26779–2021、GB/T 1690–2010标准加氢口气密性、耐振性、耐温性等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42177–2022标准氢气阀门极限温度氢循环、超压氢循环、预冷氢气暴露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20042.3–2022标准质子交换膜厚度均匀性、质子传导率、离子交换当量、透气率等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20042.4–2009标准催化剂元素含量、电化学活性面积、催化剂堆密度及单电池极化曲线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20042.6–2011标准双极板部件气体致密性、阻力降、面积利用率等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20042.5–2009标准膜电极厚度均匀性、Pt担载量、单电池极化曲线、透氢电流密度等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42847.2–2023标准可逆模式质子交换膜单池与电堆性能、电能储存系统性能检测能力缺乏
依据GB/T 3634.2–2011标准氢气纯度、杂质含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安全性能检测能力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