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有个村庄叫小岗……”
安徽凤阳小岗村“当年农家”院落里,泥巴糊成的茅草屋前搭着一处简易舞台。台上,身穿蓝褂的表演者夹执两根鼓条,左手擎手鼓,伴着铿锵锣鼓唱起新翻花鼓词。台下,三两结伴的年轻人听得入神,一曲终了,喝彩声一阵接一阵。
不远处,头发花白的严金昌静静站在观众身后,注视舞台的眼睛里全是笑意。
“我们那时候啊,敲花鼓是为了要饭,为了不饿肚子。现在不一样啦!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花鼓也成了非遗表演,那么多人爱听爱看。”
一曲凤阳花鼓,一位老人的半生回忆,一座茅草屋连成的破败院落,交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起点。
改革1.0:越过“温饱线”
历史的篇籍曾无数次被翻回那一页。
1978年11月24日夜,时任小岗生产队队长的严俊昌和副队长严宏昌召集全队在家的18户户主聚集在严家茅草屋开会,讨论怎么吃饱饭,严金昌就是其中之一。彼时,生产队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无法激发村民的劳动热情,加之凤阳遭遇重大旱灾,土地撂荒,村民被迫外出乞讨,全村面临断炊的危机。
“过去茅草屋的窗子都做得小,冬天防寒,屋里就点了一盏煤油灯。”坐在当年开会的老屋子里,严金昌记忆里的场景依旧清晰。众人围在矮木桌前,你一言我一语,昏黄的灯光映着每个人的表情,如出一辙的坚定。
会议一直持续到半夜。“分田包产到户”,严宏昌用一句石破天惊的话统一了大家的建议。识文断字的他立刻找来一张薄纸片,写下保证书,18位户主依次按下红指印,以“托孤”的形式签订这份“生死状”。当时的他们不会想到,这张诞生在昏暗茅草屋的“红手印托孤书”,将成为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冲破思想桎梏,直至万物复苏。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严金昌的红手印在第二排第一个。“说不担心都是假扯的,反正就是豁出去了,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严金昌说,当晚,他们便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那之后啊,天不亮大家就下地干活了,互相比着干,谁也不觉得辛苦。”次年冬天,村民的粮食堆满茅草房子,又堆到了屋外,覆着厚厚一层雪。年关将至,家家有猪的杀猪,有羊的宰羊,屋外挂着鲜鸡鲜鸭,处处洋溢喜气。
更具体的变化体现在数字上。1979年,小岗生产队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10多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那一年,首钢成为国企改革首个采用利润递增包干制的重大试点;那一年,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那一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通过,中国有了第一部关于外资的法律……被思想禁锢和计划经济压抑已久的活力和创造力全面释放,无数个“小岗村”汇成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从安徽到全国,从农村到城市,坚冰融化,大地回春,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
改革2.0:再过“富裕坎”
见证农村改革起点的茅草屋,如今成了“当年农家”文旅景点,坐落在小岗村主干道友谊大道左侧。向西走500多米,马路的另一侧,是严金昌和四儿子经营了近20年的“金昌食府”。
从庄稼汉到农家乐老板,小岗村的故事翻开了新的篇章。
“小岗村一直以农业为主,老百姓只想着把手里二亩地种好,没其他的愿望。”严金昌的讲述来到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以种地为主业的小岗村全村人均收入仅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大包干”20多年后,小岗村再度陷入发展困境。
转机在2004年出现,沈浩作为选派干部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从修建友谊大道开始,他带领全村走上“二次创业”的道路。
“发展现代农业,搞科学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发展旅游业,建大包干纪念馆;招商引资办工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沈浩当年给小岗村开出的“药方”,严金昌至今都能脱口而出。“搞旅游要餐饮和住宿,沈浩书记鼓励老百姓开饭店。”没过几年,农家乐的烟火热闹就在村里弥漫开来。
这一边,老严家的饭馆度过最初转型期,渐渐走上正轨,家中4个儿子也陆续回村经营饭店和超市。另一边,沈浩全力推动建设小岗村直通省道307线的快速通道,跨越铁路的高架桥合龙时,国内最繁忙的南北大动脉京沪铁路为小岗村停下了40多分钟,一切发展有了基础。
也是快速通道建成通车那一年,小岗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给农业公司做规模化种植,多家农产品加工公司在小岗村投资建园,至此,小岗村跳出种粮的单一结构,走向规模经营。到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提高到6600元,是沈浩初到小岗村时的3倍。
当年,小岗人用摁“红手印”的方式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沈浩挂职到期时,小岗人再次摁下“红手印”,将这位为民服务的好干部又留了三年。如今,在村东北一隅的陵园内,沈浩长眠于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改革3.0:三产促振兴
如果在夏天来小岗,站上村头观光塔俯瞰,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间,嵌着“希望的田野”。异色水稻排布出的横竖撇捺,是风景,更是愿景,是一以贯之的改革方向,更是小岗的现实模样。
时间的指针拨转到2016年4月,农村改革座谈会在小岗村召开。“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为深化农村改革指明方向。
小岗村又一次启程,在改革之路上稳步前行。
“不搞农业就不是小岗了,我们要把农字写得大大的。”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曾不止一次地说起这句话。
“农”字当头,土地,是一切的前提。从获颁土地承包经营权“全省第一证”,到落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全国第一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始终融汇其间。如今,随着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小岗村的耕地流转率已超过七成,基本建成近1.4万亩高标准农田。与此同时,小岗村挂牌成立了全国唯一以村命名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持续延伸。
土地之上,更多的发展力量正持续迸发。瞄准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小岗村构建起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以乡村旅游、研学拓展、培训教育等为支撑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5平方公里的省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里,知名企业盼盼食品的生产线已扩增至26条,以小岗村及周边村庄的农副产品为原料开展深加工,各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安徽省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蒸谷米”开拓出水稻育种、产品研发、设备制造等多个板块,先进加工生产线出口至海外;高科种业、小岗新锣等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技术含量高、集约化程度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产业串珠成链。
今年2月,小岗村迎来第七次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股东,村民每人喜提700元“红包”。2023年,小岗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4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5.8%。1979年至今,在这张记录40多年发展的“小岗报表”上,向上攀升的曲线勾勒出更广阔的天地。
产业振兴的同时,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也无一偏废。“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我们成立了小岗博士工作站,和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展开共建,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李锦柱说,今年7月,小岗村和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团队签订共建健康食品产业创新研究院协议,农产品加工有了更扎实的科技后盾。
“我们要进一步突破小岗地理概念,打小岗牌,唱经济戏,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做发展文章。”面向未来,李锦柱满怀信心。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有个村庄叫小岗,敢想敢干又敢闯,初心使命记心上……”
属于小岗村的花鼓旋律,还在继续。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柏丽娟 任虹/文 郭凯伟/摄
更多内容请关注活动官网:https://jsnews.jschina.com.cn/zt2024/yjqswcs/
(本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