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一江清水万重山丨向绿向新向未来 常州实现“颜值”与“价值”双赢
2024-05-29 16:28:00  来源:我苏客户端  
1
听新闻

GDP增速年均8.16%,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24.3%。在这一增一降之间,常州找准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实现了“颜值”与“价值”的双赢。

向绿

坐落在常州市新北区的常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是由原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办公用房改建而成。工业遗址里的一砖一瓦记载着沿江生态的点滴变化,见证着“生态绣带”的华美蝶变。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沿江地区生态、城镇、农业空间交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国土开发建设适宜性高,是全省重要的化工产业集聚区。在“化工围江”的现实环境下,怎样在保护中求发展,成了常州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常州引导企业腾退,强化生态治理修复,累计投入超100亿元,关停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8家,实现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清零”;增添沿岸新绿,打造城市生态绿肺,沿江岸线5公里廊道生态复绿,累计复绿超3300亩,生态岸线跃升至80.6%,位列全省第一;释放生态红利,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充分利用沿江搬迁腾退的工业用地指标,引进高新科技产业,将生态红利转变为发展红利。常州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重现碧波浩渺的美好生态画卷。

向新

“一退”就有“一进”。在化工企业退出沿江岸线以后,常州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再开发土地2.9万亩,重新布局现代化产业链,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2019年,比亚迪常州工厂投产。这是常州高新区首个百亿级项目,直接助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成为高新区首个千亿集群。产业集聚增强了区域竞争力,近两年来落户常州高新区的6个百亿级项目中,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占一半,全区3000家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不断释放着“磁场效应”。

2023年,常州GDP突破万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常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向未来

以新提质快马加鞭,未来产业新图景也日益清晰。在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记者看到运用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藻料,这种藻料可以添加在牛的饲料中,从而使产出的牛奶富含DHA。

过去数十年,传统的油脂生产工艺是依靠从动植物中提取,存在季节性影响大、品质不可控、环境非友好等产业痛点。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聚焦于油脂类化学品的微生物制造,打破国外企业相关技术垄断,实现了相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0到80%的巨大转变,并且成本更低,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拿到两轮融资。

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林军告诉记者,研究院最终落地常州,就是看中了常州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常州要打造万亿之城再出发的新赛道,就必须打出差异化,将更好更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常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优势,做好合成生物在应用领域的尖兵。”

下阶段,常州将瞄准生物发酵与药物合成、未来合成食品与农业、医疗美容合成生物三大产业方向,坚持生物医药和生物制造双向发力布局未来产业,助力常州乃至长三角产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生物制造转型,打造国内知名、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港”。

(“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联合报道组记者 刘嘉

更多内容请关注活动官网:https://jsnews.jschina.com.cn/zt2024/yjqswcs/

(本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标签:
责编:王紫荆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