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古名“小江”,又称“淮水”。至唐代,根据秦始皇东巡“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的传说,方有“秦淮”之名,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之美誉。
秦淮河上游水源复杂,易涝易旱,民间流传着“水少愁,水多忧,担心害怕度春秋”的民谣。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多次对秦淮河进行大规模疏浚治理,修建水利设施,逐步改善了严重的水旱灾害,更是在1975年年底,组织22万人开挖秦淮新河,此后,秦淮河流域严重水旱灾害几乎杜绝。
近日,记者寻访秦淮新河沿岸,重温那场浩大工程的历史资料档案,与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们共同找回曾经的记忆。
档案再现22万建设者的艰辛
这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为了彻底解决秦淮河流域的旱涝灾害,1975年年底,江苏省和南京市决定对秦淮河做一次全面的综合治理,组织人力开挖秦淮新河。“新河全长16.8公里,其中流经雨花台区连通秦淮河与长江。”
据介绍,因江苏省秦淮新河工程指挥部在新河竣工后即撤销,故文件资料保管较为分散,相关档案馆及单位或多或少都有保存,加之一直以来对于秦淮新河建设史的系统研究比较缺乏,即便南京本地人都难以形成对这段历史完整的群体记忆。
2022年9月,南京市雨花台区档案馆、西善桥街道等单位组织专业力量收集整理了部分秦淮新河档案,并通过雨花台区发展历程展览、故事分享等活动,运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展示尘封已久的史料,展现秦淮新河建设热火朝天的场景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参与那场浩大工程的亲历者们重温秦淮新河那段悠悠往事,也是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作用。
“秦淮新河见证了近半个世纪以来雨花台区乃至南京城市发展建设的历程。”南京市档案馆宣教处处长王伟表示,秦淮新河档案反映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体现了党员先锋、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民办事的品格品质,承载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体现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既留存了历史记忆,又具有现实价值”。
1975年12月20日,秦淮新河开工建设,1980年6月5日竣工通水,前后历时近5年。工程建设期间,恰逢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秦淮新河的建设总共出动了22万水利建设大军,其中当时江宁县动员10万人,南京市郊县以及镇江、常州等地动员12万人,从开挖到竣工,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宣言见证建设者的“工匠精神”
翻开当年拍摄的秦淮新河的开工照片,“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宣言依旧夺目。秦淮新河开工后,参与水利大会战的指挥部,民兵师、营各级均成立临时党委、党支部,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比拼,这一宣言正是可敬可爱的建设群体的生动写照。
秦淮新河河道开挖场景一角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许永启是当年土桥民工营西城班班长,负责开采石方工程。当时,土石需要量大,爆破又跟不上,他以身作则,带领全班同志主动到土场条件不好的地方作业。“爆破出来的土石少,我们就用洋镐凿,没有拖车就用手搬。”回想起当年,许永启记忆犹新。
修建秦淮新河,也有“工匠精神”,据工友们回忆,当年在指挥部修理所锻工时德芳身上,就看到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当时我们用的小板车踏脚板,两个人每天能生产80只,而他改用模具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一天就能生产400只。”工友回忆说,“当时卷扬机用的道轨夹板要用钳工打眼,既慢又容易损坏钻头,在他的钻研下,既能加快生产,又减少了钻头损坏。当时车刀班的刀排都要到外厂加工,耽误时间、影响生产,时师傅就自己动手锻打各种刀排,解决了工人们的困难。”
“秦淮新河工地条件艰苦,极度缺乏机械化,纯靠人力手挑肩扛。”雨花台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整理的档案中,记录了建设者任劳任怨、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英勇壮举,也体现了老一辈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满腔热忱。”
拼搏精神激励新一代“守潮人”
参与和亲历秦淮新河建设的老同志们,如今健在者都已年逾古稀,时隔40年,一份份档案重现了他们当年的风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即便默默无闻地做好本职工作,也会被档案记录下来,藏进历史的书页。”雨花台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秦淮新河建设之前,原本有一条小河,冬天水少,人可以直接走过河。到了夏天汛期,水面就会宽很多,加上河堤不好,家里几乎每年都会淹水,苦不堪言。记得有一年水很大,全村的人都撤离了。”家住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西善桥街的蒋大爷告诉记者,今年84岁的他见证了新河建设成功,也切实感受到了新河的好,“新河建好以后,两岸再也没有被水淹过,现在河边还搞起了风光带,我没事就会出去散散步。”
“当年有20个工人住在我家里,吃饭就是借用我家的两口大铁锅,他们自己做,晚上睡觉就是铺稻草打地铺,条件非常艰苦。”蒋大爷的家离秦淮新河只有200米,他说当年建设新河的工人都借住在河道两岸的居民家中,“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回来吃饭休息,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工程结束。”蒋大爷回忆,工人们临走时,还帮他把院子打扫干净并表达了感谢。
如今的秦淮新河河堤高筑,两岸栽种的各类树木郁郁葱葱,步道蜿蜒,成了岸边居民休闲观景的好去处。每年汛期,虽然河水高涨,但沿岸百姓再也不用担心,毕竟新河建成以来,已历经了多次洪峰考验。这背后,是建设者在建设秦淮新河过程中所展露出的拼搏精神被一代代人发扬光大,秦淮新河闸站、武定门闸站等秦淮新河的“守潮人”担当在前、冲锋在前,全力保障秦淮安澜,年复一年保障全市人民安然度汛。
南京已发展成为940万常住人口的新一线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重中之重。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秦淮河流域也在不断扩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档案中回顾,秦淮新河本有“秦淮东河”设计方案,但当年因施工难度大而搁置。如今东线方案已重新上马,秦淮河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新增一条入江通道,“秦淮流域的未来发展让人期待,我们也一定会保存保护好相关档案资料,将一代代建设者的拼搏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