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皆是景,人水和谐幸福来。幸福河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也是有效保护江河湖泊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2023年,江苏省河长办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幸福河湖建设典型案例25个,水利君现陆续推出“幸福河湖典型案例”系列,节选其中13个典型案例,展示其工作成效及建设亮点,为全省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提供借鉴。
|人水和谐绘就幸福河湖|
河道概况
滁河
滁河属长江中下游支流,发源于安徽省肥东县,自南京市六合区入长江。滁河(浦口段)位于滁河流域中下游,上起陈浅(左岸为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下至朱家山河(左岸为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河道全长36.7公里,其中24.0公里为苏、皖省界河道,干堤全长49.5公里。滁河支流众多,在浦口境内有驷马山分洪道、朱家山河两条支流。
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坚持顶层设计,扎牢河湖建设框架
强化组织领导。召开区级河长制工作大会并签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全力建设城乡融合生态宜居的幸福河湖动员令》,制定《浦口区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3年)》,落实人力物力保障与监督考核机制,创新构建区级幸福河湖储备库。
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南京滁河(浦口段)水利风景区规划(2020-2035)》,整合开发沿滁资源,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融为一体,进一步促进南京滁河(浦口段)水利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打造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示范样板。
科学合理布局。统筹打造“1234”整体布局。“1”即一个目标,努力打造“集水利科普、观光游憩、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文化景区和休闲度假基地。“2”即突出两大主题,突出水文化、水生态、水科普主题和乡土特色主题,充分体现浦口段水利特点和乡村特色。“3”即三个发展阶段,通过近期重点突破、中期全面提升、远期优化完善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完善滁河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4”即四大功能区,整合沿滁资源特色,划分为特色水产体验区、生态水乡旅游区、水利文化科普区、创新农水示范区四个功能区开展建设。
彰显山水特色,释放河湖幸福效益
高标准建设水利工程。筹集资金7.6亿元,系统实施滁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滁河近期防洪治理完善工程等项目,滁河右岸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实现堤顶双车道全线贯通。深耕做优沿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建设,2022年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通过生态农业、森林保育、智慧农污、面源污染防治等措施,建设水美乡村与幸福河湖。
滁河卲复圩段堤防
高品质打造水利景观。充分利用沿滁水利设施、遗址,量身设计打造集文化、科普、景观于一体的水利旅游文化打卡点。建设滁河水利公园,将废弃仓库改建成滁河水利展示馆,打造集生态性和游人亲水性的休闲体验景观;积极打造水利遗址公园,将余家湾船闸管理房改造成船闸展示馆,成为浦口区独特的“最美文旅景观”。
高质量借势美丽乡村。以滁河风光带为主轴,串联起“河岸花海”、“知青故里”等景点,打造“老山下·滁河边”乡村旅游核心品牌。沿滁永宁街道先后获得中国最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2021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26万人次,实现社会效益1.01亿元。
滁河浦口段十里民居
强化跨界管理,共护河湖生态环境
搭建联合河长平台。省、市河长办牵线助推,浦口区河长办主动对接南谯区、马鞍山市县,分别签订跨界一体化发展水务(利)建设合作协议书及工作要点。自2020年起,每年召开跨界协同发展推进会,定期召开跨界河湖长联席会议,构建跨界河湖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落实区域协作机制。主动加强与上下游、左右岸沟通协调,推进滁河流域主要水体共治联管,深化水环境区域双向补偿制度,建立滁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联合河长”牵头管,相关部门拧成“一股绳”,统一滁河堤防建设与管护标准,实现滁河生态水位保障、支流生态补水控制、涉水工程施工保障等多方面协作配合,为滁河干支流断面水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经验启示
滁河整治后
浦口区全面强化“四预”措施,统筹做好蓄水保水和防汛防台工作,打造安澜滁河,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构筑坚实基础;坚持系统观念,从流域系统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搭建跨界河湖联合河长平台,汇聚检察、环保、农业等多部门力量,增强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保障滁河水环境治理稳定向好、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充分利用沿滁废弃仓库、滁河故道、船闸等水利设施、遗址,量身设计、原址展示滁河文化;积极建设水美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形成沿滁乡村旅游休闲带,将田园风光、现代农业和水文化要素完美融合,共绘出一幅优美水利风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