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花胜火 苏绘未来——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2023-11-29 15:05:00  来源:人民长江报  
1
听新闻

漫步最美岸线,畅游幸福河湖,乐享一江安澜,品味古典与现代的文脉交融,享受良好长江生态带来的民生福祉,畅想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江苏,拥有1169公里的最长长江岸线,既是长江经济带的关键组成,也是一江碧水东流的入海门户。

“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共抓长江大保护,共促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江苏牢记使命,责无旁贷。

日出江花红胜火,苏绘未来诚可期。起笔高水平保护,挥毫幸福河湖,谋篇智慧水利,勾勒文脉长江……伴着习习秋风,记者一行走近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的水韵江苏,在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治水故事中,寻找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江苏答卷”。

高水平保护碧水东流

江豚吹浪,沙洲萦回,百鸟歌声醉;红鱼雀跃,翠竹摇风,千里东流水。

近年来,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区域,江苏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治理沉疴顽疾,抓好生态修复,促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助力一江碧水向东流。

江海交汇,千帆竞渡。苏州市张家港湾,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湾。因水而生、依港而兴,曾经的张家港湾,沿江码头繁忙,工厂林立,临港产业的发展蓬勃,也一度导致了岸线侵占,水面污染的现象。

“我从小就在这江边长大,过去这片很荒芜,杂草丛生,把江隔得远远的。”年过半百的居民庞和平女士,对以前“临江不见江、近水难亲水”的时光记忆犹新。

2019年9月,张家港市启动“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建设,总投资37.6亿元,将9公里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

“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规划实施了百年一遇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等五大整治提升工程,整个江湾面貌焕然一新,彻底解决了‘背靠长江难见江’的百姓诉求。”张家港市水务局副局长徐红表示。

如今,张家港湾已建成140万平方米的滨江亲水景观带,打造了天然芦苇滩涂、老沙码头、白鹭灯塔、太字圩堤、护漕港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成功举办了长江文化节、马拉松等大型文体活动,勾勒出富有“港城记忆”的最美江滩。

昔日“化工围江”蝶变今日“最美岸线”。在南京市五马渡幕燕滨江风貌区,同样的涅槃也正在发生。

“幕府山有大量优质石矿,过去每年要开采400多万吨矿石,仅幕燕滨江片区就有百家砂厂码头和几十家工企厂房,白天脏兮兮,晚上闹哄哄。”南京幕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晔一边指着老照片,一边介绍。

削山挖矿,植被破坏,随处污染,对沿江生态环境破坏可想而知。目睹这一切的南京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在十多年前关停了白云石矿,拉开了幕燕滨江片区环境整治大幕——

矿坑遗址及山体全面复绿,新增绿化80万平方米、湿地水系13万平方米、生态护岸6公里,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山秃岭成功逆袭网红打卡的“滨江明珠”。

“前后整改斥资近40亿元,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苏晔算了一笔生态账,“通过文旅融合,打造观音阁、达摩古洞、化龙丽地等历史文化景点,再加上近年开发的直升机空游、城市露营地、滨江游轮项目等,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促进了幕燕滨江区的旅游产价不断提升。”

在江苏境内,蜿蜒432.5公里的长江,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正沿途舒展着一幅幅“高水平保护”的生动画卷——长江干流江苏段各断面水质均符合Ⅱ类;长江主要支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生态岸线占比提高到64.1%;中华鲟、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身影重现长江下游……

“水清岸绿”释放“生态红利”。如今,“优等生”江苏,正积极践行“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径,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省内所有地市GDP超4000亿元,全部位列全国百强”的佳绩,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例证,递交出一份“高水平保护”的满分答卷。

全域共建幸福河湖

金桂飘香,碧水微漾;吴越归处,枕梦江南。

日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首个示范幸福河湖——鼋荡,正式通过验收。在夕阳照射下,鼋荡湖面反射着粼粼金光,蜿蜒的步行桥上,不时跑过一群群嬉戏追逐的孩子,在林边锻炼身体的慢跑者、休闲养身的老年人,共同描绘出一幅人水相生、幸福安宁的画面。

鼋荡,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交界处,是《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一个湖泊。由于行政区划归属不同,沪苏两地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责任划分不明晰等问题,湖体污染无人管,水质曾常年停留在劣Ⅴ类。

“过去这里没有步行道,附近村民很少来,水葫芦、蓝藻滋生,风吹到哪边就归哪边管。”28岁的曹廷捷自小在鼋荡长大,作为民间河长,他也是转变的见证者。

2020年,吴江区和青浦区通过实施水岸综合治理、跨界协同治理、“生态+”新经济植入,联合开展鼋荡幸福河湖建设,实现了河湖基本功能全面恢复,生态空间基本修复,水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管护机制提质增效。今年3月,苏州市吴江区与上海市青浦区、嘉善区三地河长办联合签发《示范区联合河湖长制2023年工作要点》,制定四方面15项工作任务,持续推动跨界河湖联保共治,不断擦亮示范区生态底色。

“这项工作规范建立健全了跨界河湖的基础档案,推动开展联合巡湖、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等各项任务。”吴江区水务局局长沈卫良介绍,对于日常巡河发现的问题如何处置、依据是什么等一系列内容都进行了明确。

“现在经常有人来河边露营。”曹廷捷介绍,依托联管机制,周边村庄河长们时常会联合巡河,“一旦发现环境污染现象,就会立即反馈到河长办,谁发现谁处理,绝不推诿。”

企业河长、红领巾小河长、志愿者河长……江苏各地掀起全民治水、护水热潮,越来越多的民间河湖长活跃在每条河流边,与5.7万名五级河湖长一同承担起治水责任,成为江苏河湖治理保护的生力军。

鼋荡之变,被誉为河湖跨界联合治理的“教科书”,也是江苏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苏推进源头治水、系统治水、全员治水,在全国率先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厚植生态底色。截至目前,已建成幸福河湖2515条。

水草摇曳、鱼游浅底,漫步李公堤,俯身望去,河水清可见底,沉水植物茂密如林。谁能想到,这里曾被蓝藻聚集困扰,水体呈现出浑浊、富营养化,散发出难闻气息。

“李公堤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金鸡湖畔,环线是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商业街,迫切需要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副局长张泳介绍。

为解决周边对水体的高景观要求,今年2月,苏州市启动李公堤三期水环境提升工程,采取截污控源、循环净化、生态扩容、点位强化、长效管护等一系列举措,彻底解决了蓝藻聚集、水体流动差等问题,实现了水环境持续提升,为周边商户、游客、居民提供了河边散步、纳凉的好去处。

河网纵横、塘田交错,麦苗起伏。乘船赏景,水波潋滟,恍惚间,如穿行在吴冠中笔绘的江南风情里。这是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孙家桥“水美乡村”特色展示村,也是南京生态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短短几年间,江宁区水利部门指导开展农村河道轮浚、农田水利连片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等一系列综合项目,靠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了湖熟钱家渡、谷里大塘金等54个水系流畅、河水清澈、生态自然、水美宜人、群众满意的“水美乡村”。

截至目前,江苏已连续13年组织开展重点河湖生态状况评估,重点河湖的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有效保障;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全省86.7%的重点河湖生态状况达到优良以上;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提升至优级水平,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的河湖都成为幸福河湖;2035年全省河湖总体建成幸福河湖,全域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美丽新江苏。”从乡间小河清浅溪流到大江大河碧水泱泱,顺应河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江苏正遵照《关于推进全省幸福河湖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幸福河湖建设步伐,系统绘制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施工图”,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的河湖治理保护新路子,成为全省经济建设强有力的支撑。

科技赋能智水江苏

惠风和煦,碧波万顷。位于苏州市郊的金鸡湖,拥有宛如画卷般的美丽水域,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从一片乡间水塘“出落”成全国唯一一个商务旅游示范区,金鸡湖的水生态环境之变也成为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金鸡湖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东方之门”高耸入云,248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上市企业星罗棋布……这片灯光闪烁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智慧水利,数字赋能。上午6时,在位于苏工业园区木沉港水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视频巡查、现场巡查、智能识别等综合手段,逐个复核前晚预判的点位蓝藻情况,避免遗漏。随着鼠标咔嗒的点击声,显示屏上的湖区点位不断放大,蓝藻点位被精准标记,引导现场巡查船只第一时间处理。

流水不腐,通过数字孪生进行远程监控、操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水情变化来调节金鸡湖、独墅湖周边50多个闸站的水流,将引入的阳澄湖清水,在金鸡湖保持一定流速,促进水质持续向好。

“配合水利模型、无人机巡航等,实现水利调度自动匹配,水质水环境自动巡查,自动分配指挥处置人机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市政服务集团水利管理部负责人李宁表示,仅今年夏天,中心利用系统制定蓝藻防控调度方案40个,生成调令14个,预派船只任务2199个,巡查发现问题1608个,现场派发任务700多个,水质改善效果显著。

“数字孪生能实现与物理流域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水利管理处吴罗芳介绍,“就是在一个设备或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数字版的虚拟‘克隆体’,遵循客观运行规律,可以对未发生的事件开展预判预测,防患未然。”

数字孪生水利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去年,包含金鸡湖及周边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所采用的数字孪生流域建设被水利部点名,成为全国数字孪生先试先行试点项目之一,并与苏州市“智水苏州”等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水务信息多渠道即时获取,水质“源头”到“龙头”全程监管,民间“河长”随手拍及时反馈,积水预警精准实时提醒,亲水玩水路线随手可查……如今,全新升级的“智水苏州”APP平台成为市民了解日常水务信息的便捷途径。

“挖掘数据应用价值,实现水务应用智能化是我们开展‘智水苏州’三期工程的核心目标。”苏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大成介绍,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迭代提升数据监测和处理能力,打造居民获得感、参与感、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五感”交融的新体验。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迈入智慧水利建设3.0时代。在南京,“一网、一图、两中心、四平台、五+N应用”的总体架构体系已初具雏形。“各类数据,尽在掌握。”南京市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明阳在手机上向记者展示了“智慧水务”APP叠加的各项功能。

只需轻轻一点,各个路段易涝点以及各个点位的实时监控画面清晰展示在手机屏幕上。李明阳介绍,基于水务感知“一张网”和“一张图”,南京智慧水务系统已全面整合南京全市涉水地理信息,形成98个不同类别地图服务,并建成水务工程调度、供水管理、排水管理、河长制管理、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等多个专项应用系统。

既是“千里眼”,又是“最强大脑”。如今,在江苏各地,智慧水务系统已全面整合预测预报、动态感知、监测预警、运行调度、联动指挥等核心功能,大幅提升水务管理效能,更快响应、更精管理、更优解决,为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令千百年间无数才子流连,五律七绝,诗情画意,赋予古城独有的浪漫气息;秋风习习,硕果累累,历经保护与发展之变,遵循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如今,人们更期盼这“江”南气韵、“苏”式风情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