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在坡顶高处指挥,1人聚精会神驾驶吊车,2人忙着装配大孔隙可植草预制块,4人依序接收并借着吊车的力量顺势将混凝土预制块安放在斜坡合适的位置上……8人组成的堤防边坡护砌工作小组,紧密配合,有序衔接,循环往复,忙个不停,一面建设中的堤防护坡就这样向前不断延伸。
10月25日清晨,记者一行到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盐城段施工现场,首先看到就是这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穿鲜艳的安全马甲,各就各位,穿梭忙碌。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者在装配预制块 李竹音 摄

2人组合装配大孔隙可植草预制块李先明摄

4人配合平整铺装预制块李先明 摄

1名工人专注预制块吊装准备李先明 摄

3名工人在北堤护坡混凝土顶埂立模李先明 摄

4人组合依次有序安放预制块李先明 摄

8人组合高效吊装预制块李先明 摄

1名工人聚精会神驾驶吊装机 李竹音 摄

泓道土方开挖李先明 摄

挖运组合土方施工李先明 摄
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扁担港,全长162.3公里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在盐城境内长达96公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作为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标志性、战略性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以后,蜿蜒千里的淮河入海之路将更加畅通,可以有效缓解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启用频次,改善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排涝条件。
吊车司机张田浩是一位帅气的年轻小伙,在采访过程中,他始终严肃认真,目不转睛,一丝不苟——吊装这个活就像绣花,吊得准确到位,其他工友才能省力省时。8人护砌小组的指挥叫王森林,他是小组的“大脑中枢”,负责指挥吊车装配、起吊、吊运、降落、铺设和返回等流程,确保无缝衔接、准确铺设、安全运行。正是在他的指挥调度下护砌小组的成员配合默契、高效运转。
盐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淮河入海水道盐城段工程现场负责人仓基俊告诉记者,运用吊车吊运安装是他们总结经验,自创的一种河道与堤防边坡混凝土预制块防护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快速、高效、安全的目标。像这样的8人小组在盐城段工地上还有26个。
不远处堤坡上方正在进行的是立模作业,三三两两的工人正在校正混凝土浇筑仓模板。
工地上声响最大的是穿梭的巨型卡车,那是正在运土的货车。循声而去,只见三辆大型挖掘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不知疲倦地挖土、装车。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基础上扩挖深槽,培高加固堤防,把滩地挖成河道。机械设备和车辆留下的车辙印记,深浅不一的凹槽或沟壑,记录着施工人员的辛苦劳作,也昭示着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挖掘机、运土车、吊车的轰鸣声和工人们配合施工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水利工地独特的交响乐。
在盐城境内先导工程张家河闸站和先行段14.5公里河道工程施工现场,凭借无人机俯瞰,一座雄伟的闸站厂房,一处简约而不乏文化韵味的施工营地,三条向东西双向延伸的牢固大堤以及与大堤相连的碧水和村庄、沃野,构筑了工地独特的风貌。
千里淮河通大海,一泓碧水映长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建设者们日夜驻守工地,抢时间、赶进度、保工期,正在用智慧和汗水修建一条造福万千人民群众的泄洪通道、生态廊道、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