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探索祖国之美——筑梦饮水思源路”手拉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进入江苏,300余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的师生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抵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江都水利枢纽,开启了一场深度研学之旅。作为此次行程的重要一站,江都水利枢纽以其宏伟的工程规模和非凡的战略意义,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融合科技、生态与家国情怀的“行走思政课”。
在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展示厅,纪录片以震撼画面拉开研学序幕。扬州大学教授为学生生动讲解了工程如何“驯服江河”,实现长江水北送千里的奇迹。同学们凝视着闪烁的沙盘指示灯,惊叹道:“原来每一滴水北上都经过水利工作者的层层托举!”
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依次参观了泵站群的核心设施,详细了解其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江都水利枢纽的工程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江都水利枢纽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技术典范,更是国家水资源调配的战略枢纽。它通过多级泵站将长江水提升至北方,解决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沿线人民提供了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学生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笔记,眼神中流露出对科技力量的赞叹与敬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丹江口学子认为此次研学更显意义非凡。一位六里坪镇小学学生感慨道:“我的家乡守护着‘北方水井’,今天又看到东线工程的‘长江水泵’,终于明白‘国家水网’是什么!”这番感悟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共鸣。
在节水技术展示区,学生们了解了现代节水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如雨水收集系统、智能灌溉设备等。工作人员还通过趣味实验,向学生们演示了节水器具的工作原理,让他们直观感受到节水技术的实用价值。在节水文化园,师生们还参与了一场庄重而意义深远的取水仪式。孩子们手持特制的取水容器,依次列队。首都师范附属小学的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取水的意义:“长江水从这里启程,跨越千里,滋润北方大地。每一滴水都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也承载着沿线人民的希望。”随后,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将长江水接入自己的小玻璃罐,与首都北京、中线丹江口的水样保存在各自的小匣子中,仿佛将治水的厚重历史与未来水利使命一同承载。孩子们表示:“我们取到的不仅是长江水,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饮水思源,珍惜每一滴水,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这番话语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也将仪式推向了高潮。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在水利枢纽的观景平台上合影留念。蓝天白云下,泵站群巍然屹立,江水奔流不息,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场跨越千里的研学,不仅让学子读懂“水到渠成”道理背后的艰辛,更让大家理解到南水北调的昼夜运行是无数水利工作者坚守初心的执着,客观感受到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接受了一堂生动的水情教育课。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科学探索精神,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