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何以示范·强县解码︱沭阳:精彩蝶变
2024-12-04 14:12:00  
1
听新闻

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深度探寻县域发展密钥和善治之道,尤具深刻意义与特殊价值。

从“昆山之路”到“张家港精神”,从扩权强县到新型城镇化,从城市群经济带到区域一体化,县域始终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为此,新华日报社联合江苏省委研究室、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共同组成调研组,启动“何以示范·强县解码——江苏县域发展调研行融媒体行动”,沉浸式探析江苏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既解过去发展之道,也谋未来发展之策。即日起,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等同步推出系列全媒体报道,敬请关注。

这是一串令人敬佩的成绩和荣誉。

2023年,全国百强县位次由2020年的第39位跃升至第27位;县域GDP江苏省排名第13位,苏北“四连冠”;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苏北唯一纳入Ⅱ型大城市培育县份;江淮生态经济区重要支点城市;211以上高校录取人数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淮海戏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

从工业人均产值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2%,到“全国百强县”“苏北全面领先”,作为全省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沭阳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实践着“走在前、做示范”。

亲商重商,挺直发展“硬脊梁”

10月24日,一份企业用电报告送到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彭伟手中。

“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的用电怎么下降了?是不是生产遇到了问题?”

问询电话随即打往桐昆恒阳公司,在得知是公司自有光伏发电并网,导致工业用电发生变化,并没有影响生产后,彭伟放下了心。

沭阳县亲商重商,建立了挂钩联系制度,要求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帮办服务,重点项目都挂在县领导名下。150亿元的桐昆恒阳是近年来沭阳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彭伟是联系桐昆恒阳第一责任人,根据制度要求,他必须随时了解并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彭伟说。

一组数据,说明了做好短、中期工作后,“环境”给沭阳发展带来的变化:规上工业企业在苏北县级率先突破1000家,达到1107家;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继2021年历史性迈上千亿级台阶后,三年增长近600亿元,是过去7年的增量、年平均增速14.5%; 2024年以来,全县工业开票增长10.5%,增速分别高于省、市9.2个、6.5个百分点……

“县委强调的环境,最主要是营商环境,我们鲜明提出,谁砸沭阳营商环境的牌子,我们就砸谁的饭碗。”沭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明新说。

以“政策发力适度靠前”为核心,一系列围绕“环境”推出的措施应运而生:主动上门“问需、问计”;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洽谈活动,开通线上“沭企通”惠企政策平台,推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各项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免申即享”、应享尽享;实施超前审查、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工作办法,政务服务办事环节、申报材料平均压缩50%以上、办理时间平均缩减70%以上……最终形成“政策最优、成本最低、办事最快、服务最好”的“四最”营商环境。

纺织行业“头部企业”桐昆恒阳的落户,是“四最”最好的“说明书”。

走在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机器人忙碌穿梭,1760台全自动织布机同时运转,每天有50万米坯布从“一滴油”变成“一匹布”,自动化率达95%。

“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个月,并提前20天实现一期投产,这个速度我们也没想到!”桐昆恒阳总经理沈建伦介绍,沭阳给企业的优惠条件不是最好的,但是营商环境和产业链优势却是最优的。

现在,桐昆恒阳成为沭阳高端纺织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项目。以其为龙头,沭阳集聚了纺织企业961家,其中规上企业161家,拥有绿色聚酯长丝、电子提花机等6个单打冠军,是江苏最年轻的产业集群,2025年有望成为苏北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标志性的“沭阳速度”,以及“项目专班”和全流程“保姆式”帮办服务在企业家中间口口相传,让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沭阳产生了一个独特现象:“葡萄串效应”!一大批企业选择追加投资、上新项目,主动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让“点”成“链”、“链”成“面”。比如,以生产铅炭电池为主业的天能集团从1个项目发展为6个项目的组团,新东旭纺织从1个项目扩大到5个项目,红柳纺织从1个项目扩大到4个项目。“千亿园区领飞、百亿乡镇高飞、其他板块竞飞”,极具沭阳鲜明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雁阵”,在2299平方公里土地上竞相搏进。

沃土畦熟,丰年乐事属田家

稻浪翻滚,遍地金黄。在沭阳县青伊湖镇的百亩示范方里,收割机驶过之处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装载车里饱满的稻粒散发着阵阵清香。

“平均亩产830公斤!”10月25日下午,“沭优糯81号”迎来年度单产测量,结果显示,按照测量行情计算,今天收割的水稻品种比当地主栽水稻品种经济收益每亩要高出700元左右。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啊!感谢李金军团队,他们在培育良种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青伊湖镇党委书记王晓娟激动地说。2024年,由李金军牵头自主培育的“沭优1号”,以亩产1101.6公斤的成绩,创造了全省麦茬杂交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比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籼稻亩均单产还要高300到350公斤。

见到李金军时,他正在试验田里观察记录各类水稻样本特性。“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这里土壤好、气候好,既能实现高产,又能产出优质粮。”

退休前,李金军在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工作,因为热爱育种工作,选择在沭阳“二次创业”。“这里上上下下都重视农技人才,而且务实高效。育种、栽培、测产、收获,当地都会主动帮助协调,让我们一门心思搞科研。”李金军说。

李金军所在的江苏欢腾农业有限公司,有李家洋、张洪程、谢华安、杨维才、钱前、种康等6名院士科研团队参与合作,组成“最强大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等研究的水稻栽培技术,进入国家级、省级试验的品种就有14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嘉优中科一号”,亩产达1089.7公斤,创造了黄淮流域最高产量。“我从2013年开始搞水稻的研发,到现在每年的科研投入将近600万元。”欢腾农业董事长、青伊湖镇种粮大户滕云飞说,“县里说,要把沭阳建成苏北最重要的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区,就是向科研要产量。”

生产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水稻种植,提供5G+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发展“大户+基地+企业”产业链,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顺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加上精准扶持和产业投入并进,让沭阳连续16年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连续六年稳居全省第一,生猪年出栏量近90万头、果蔬年产量超200万吨,均位居全省十强。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2024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3元、同比增幅7.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发展的花木农业,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成功创建全国唯一以花木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沭阳农村电商,其案例不仅入选联合国数字农业报告,还获评“数字乡村百强县”“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

以文润城,春风化雨绘新颜

很多年前,沭阳有过一个“三匹马”雕塑,百姓编过一个“顺口溜”:“三匹马无方向,一匹马,北京去告状;一匹马,南京去要账;一匹马,下乡去扫荡”。

本是反映沭阳人民敢闯、敢拼精神的文化地标,却成了百姓不满意县域发展迟缓、民风不振的戏谑对象,它犹如一根绳子勒在沭阳人脖子上,喘息的机会都很少。

“百姓说的‘方向’,其实非常明确,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我们比任何时刻更懂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性。”彭伟说。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全力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一个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新风,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民心工程”全面铺开。“我们首先从群众反映最大,呼声最高的畸形人情消费着手,树立‘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价值理念,培育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若鸣介绍。

红事上,针对彩礼、车房、婚宴这“三座大山”,全县力推婚俗改革,倡导只宴请直系亲属,不收礼金,不上高档烟酒,随礼不超二百,让彩礼风俗回归正轨、爱情回归本心、人情回归本质,有效遏制了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白事上,发挥群众自治作用,提倡孝在平时,规定白事简办,不摆拱门、不请吹鼓手、不搭舞台,禁止请人哭丧,提倡本村人吊唁不吃席等,要求村干部、社区干部主动上门送花圈吊唁慰问,免费提供播放哀乐的音响设备。推动形成文明俭朴的“沭阳习惯”,每年为全县群众减少不必要的人情消费支出约13.8亿元。

沭阳是“花木之乡”,在全国电商平台花木类销售额中,占比接近1/3。但是,“美丽经济”曾经一度蒙尘,出现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货不对板等不诚信行为。对此,沭阳创新实施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实施“春雷行动”“猎鼠行动”“雷霆行动”,全面打击个别不法分子,制定《网络电商诚信经营村规民约》,创新发放花木产品快递包裹“诚信标签”,强化邮寄产品源头监督。现在,电商投诉量三年下降超六成、每百万件投诉率不到1件,再次擦亮了“买好花、信沭阳”诚信品牌。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教育改变命运”,沭阳人民普遍认识到唯有教育才能“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才能让子女成人成才,让正气正风自小涵养。为此,县委鲜明提出建设“苏北教育强县”目标,“第一碗饭”永远先盛给教育,每年投入约20亿元,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上、上好学”。现在,全县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2024年全县本科达线率达70.25%、再创历史新高,两所主要高中本科达线率分别为99.2%、96%,创造了远近闻名的“沭阳教育”现象。

沭阳还依托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全国摄影创作基地等“国字号”品牌,传承文脉,打造特色文化标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成为网红打卡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润物无声,提供着精神养分,也孕育着希望。

新征程上,沭阳锚定“苏北全面领先”奋斗目标,以更高目标牵引、更大力度推进苏北工业强县、教育强县、最美县城、最美乡村“两强两最”建设。百业兴旺、田畴似锦、百姓富庶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联合调研组: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总执行 焦建磊 林康 杭春燕

成员 杭华 李鹏飞 戴军农 强慧娟 李梦迪 刘言 唐磊 薛惠芹

图片 沭阳县融媒体中心

标签:
责编:强慧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