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对话强县书记 | 泰兴市委书记张坤:产业强市,一张蓝图绘到底
2023-12-26 14:0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泰兴,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滨江新型工业城市。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千亿台阶之后,工业开票销售、新开工竣工项目数、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持续领跑泰州。从传统工业城市到泰州GDP“第一市”,泰兴亮出了哪些看家本领?“何以示范·强县解码——江苏县域发展调研行融媒体行动”走进泰兴,对话泰兴市委书记张坤,探寻这座工业强市的发展密钥。

记者:县域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主战场”。作为江苏典型的工业强市,泰兴近年来成绩如何?

张坤:如果以10年为一个周期来看,泰兴一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管是园区建设,还是城乡布局,都没有进行调整,只是不断完善提升。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6亿元,同比增长5.3%;工业开票销售超2000亿元,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江苏长江以北县市中率先突破100亿元大关;每年还保持实际使用外资4亿美元左右。如今,我们正朝着“2000亿元GDP、400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的新赛程全力挺进。

记者:基于当前发展态势,泰兴定下了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与策略?

张坤:县域发展中普遍面临着资金、土地、空间、能耗、环境容量等问题。泰兴作为后发地区,这些问题也比较明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泰兴目前聚焦做好3件事。一是“交通大动脉”的建设。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没有便捷的交通基础,现代化就是“空中楼阁”。这几年我们首抓大交通格局内外的塑造,抢抓高铁时代机遇,加紧融入上海、苏南“一小时经济圈”,进而带动城乡格局的重塑、生产力格局的再造。二是实体经济的培育。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全市上下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致共识,支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创家业、创实业、创企业、创事业。三是营商环境的塑造。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细化实化了40条举措,同步培育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市场逻辑、契约精神、专业素养,着力构建形成办事“不求人、不找人、不烦人”的营商环境品牌。

记者: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也是泰兴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泰兴拿出了哪些“看家本领”?

张坤:我们始终把培育壮大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推动6个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提升产业承载能级。

农产品加工园区主要发展食品工业,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融通发展,致力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带富了老百姓。

城区工业园区侧重军民融合产业,产品包括航母用特种空调、大型轮船压舱水处理系统、J20航空辅助动力系统、核设施复合屏蔽材料、“神舟”“嫦娥”冷却系统配套液冷源风冷源装置等等。

虹桥工业园区主要发展船舶产业和装备制造。目前最大能造40万吨矿砂船和24000标箱以上集装箱船,17.5万方的LNG双燃料船也即将在泰兴生产。

高新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黄桥经济开发区主抓新能源、未来食品和装备制造。特别是未来食品这个新赛道,我们把全国该领域的院士团队整合在一起,重点发展特医食品和功能性食品。

经济开发区以精细化工为支撑、以新材料和医药日化为主导。泰兴滨临长江,没有条件搞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就选择了页岩气,园区内的新浦化学是全国第一家做页岩气商业化生产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做成世界级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目前该园区在全国化工园区中综合排名第4位,初步实现了从过去基础化工“论吨卖”,到精细化工“论公斤卖”,再到新材料“论克卖”的蝶变升级。

泰兴很多龙头企业创新意识很强,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尤其是精细化工领域,更新迭代的时间是3年至5年,不创新就会被淘汰。政府层面也在建立一些载体,搭平台为龙头企业嵌入专精特新元素,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韧性。

记者:泰兴以“三区三园”为核心,各园区根据自身产业定位走上了产业集聚与差异化发展之路。但“园区”发展模式大家并不陌生,泰兴是如何用好这一模式的?

张坤:园区经济是江苏发展的特色名片,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但具体怎么抓,做法是不一样的。拿泰兴来说,“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依靠人,要有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干部。我们一直要求园区的干部,既要有专业化的素养,还要有职业化的规范,更要有事业化的追求。就拿项目来讲,一个项目从技术层面到商务层面再到决策层面,要求是不一样的,专业能力必须要跟得上。目前,全市各个园区都定期对项目招引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在开展项目洽谈时掌握更多主动、争得更多机遇;市级层面每个月召开重大项目推进会,每年在一些城市举办特色产业推介会,定期举办金秋经贸洽谈会、中国(泰兴)银杏节等综合性活动,着力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记者:泰兴拥有较好的工业产业基础与沿江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并不是泰兴独有的,在这种情况下,泰兴发展的“独门秘籍”是什么?

张坤:发展资源总是有限的,关键就在于整合资源的能力。举个例子,中国燃气擅长原材料进口,延长石油擅长做加工与生产制造,我们就把这两家都找来,一个百亿级的延长中燃轻烃深加工项目就整合落户了。再比如,我们结合电镀企业整治,关停了许多散乱污小厂,整合环境容量、排放总量等要素,引进金茂源华东表面处理中心项目,这样蓄水池就形成了,叠加企业的上下游,为我们开辟一些非化领域新赛道夯实了基础。

过去的泰兴,“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是化工”,我们把小的化工厂全部关掉,集中搞园区,通过不断积累,园区的产业特色也就做起来了。目前,项目在园区落户要做到三步走。首先是初步评,由招商者判断项目和产业链的关系,确认环保安全水平和技术产品先进度;其次是专家议,组织业内专家进行盲测;最后是综合审,由市级层面相关部门对项目综合效益做联合审定,以此来提高项目招引质效。

记者:城市经济发展,除了依靠产业,还要依靠什么?

张坤:一个城市经济要发展,肯定要有人,我们在全市遴选了64名年轻人,分成新锐和精锐,让他们到各个园区去锻炼成长。其次,我们从2021年起开始做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出台了人才新政双十条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充分发挥“湿地效应”。除了本地人才,我们也在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搭建了离岸创新平台,吸引更多尖端人才。

目前,有20名两院院士在泰兴参与产业化项目。只有这样,地方发展才有活力,才能把高品质的企业引进来。

在我看来,县城素质要提升,关键靠高品质的企业。高品质的企业是高素质人才的源头活水,比如药明康德医药研发制造一体化项目将来建成投运后,员工将近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000多人,足以证明企业对城市的拉动是巨大的。

联合调研组: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总执行 焦建磊 林康 杭春燕

成员 吕润洲 张啸 戴军农 张妍妍 柏丽娟 陈澄 强慧娟 高波 白利振

标签:
责编:柏丽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