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新人。由南京团市委主办、南京市少工委、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承办的2023年度“强国少年说”——“红领巾爱学习”诵读学传融媒行动自7月1日上线以来,获得了广大少先队员的热情响应,点击量超69万人次。即日起,“强国少年说”活动组将对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分篇展示。今天让我们跟随南京市方兴小学丁韦颉同学,一起学习《梁家河》。
梁家河
2015年2月13日,习爷爷回梁家河探望乡亲。在梁家河,习爷爷深情讲道:“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村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深藏于陕北高原的群山沟壑之中。从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习爷爷在这里度过了七年上山下乡插队生活。这段经历对习爷爷影响至深,磨砺了他坚韧的意志。习爷爷曾在自述文章《我的上山下乡经历》中说,他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2015年9月22日傍晚,西雅图华灯初上,欢迎习爷爷访问西雅图的晚宴隆重举行。一整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站在宴会讲台前,习爷爷依然神采奕奕,满怀深情地向台下的宾客们讲述起那个令他难以忘怀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
“今年春节,我回到这个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习爷爷说道。
如今,梁家河村里的变化掰起十个手指头都说不完。村里增添了银行服务点、医务室、便民服务站,建了村民活动广场。全村种了1000多亩山地苹果,苹果成了村里致富的“金蛋蛋”。还有的人办养殖合作社、开农家乐、种中药材。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他们在网上卖村里的特产,小米酥、脆枣、苹果销路都不错。
少先队员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习爷爷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好日子不会轻轻松松实现。重若千钧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下,是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祛除一个个沉疴积弊,突破一道道关口难题。
学习心得:刚开始读《梁家河》这篇文章时,我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什么是“知青”?什么是“上山下乡插队”?习爷爷为什么要去梁家河当农民?为什么梁家河的老百姓几个月都吃不到一块肉?……经过妈妈的讲解,我再次朗读这篇文章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明白了习爷爷的不容易,他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娃向村里娃转变,要能吃苦耐劳,要学会适应,然后才能去改变其他。还要甘于奉献,要能为人考虑,替他人着想。我也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以习爷爷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怕吃苦不怕累,勇敢的突破一道道关口难题,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