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
他锐意改革,争取宿迁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列入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江苏改革简报》报道;完成全省首例区域水权和再生水水权交易;全省率先启动取水许可承诺制改革,列为全省区域评估改革实践案例推广;让400多万农村老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个人获得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第五、六期培养对象(第五期考核“优秀”),获省水利厅“111人才工程”优秀科技人才,评为市委市政府先进个人、市政府优秀科技专家、市“千名拔尖人才”第一、二层次、优秀青年、“十佳学习标兵”、勤廉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节水微视频获全国二等奖。1项成果获淮海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7项成果获得省级水利科技一、二、三等奖。出版专著1部,发表20余篇论文,发明专利1项,参与7项地方行业标准。
事迹详情:
近年来,他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解决全市400多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推动水资源与节约用水改革创新走在全省前列,科研成果丰硕,助力宿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他抢抓机遇,推动节约用水改革创新。参加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培训,显著提升综合素质。抢抓国家试点,多项节水工作在《学习强国》、《中国水利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一是争取国家改革试点,宿迁列为国家首批全省唯一试点地级市。他积极向上争取,通过半年时间努力,宿迁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列入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被市《改革创新简报》《江苏改革简报》采用。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以宿迁典型案例报部领导发至各省借鉴。二是推动节水行动,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实现全覆盖。作为节水工作负责人,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在他的推动下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覆盖率实现100%。三是打造精品载体,省级节水型载体数量位于全省前列。新增63个省级节水型载体,数量全省第二、苏北第一。近三年,全市累计创成省级节水型载体202个,全省占比15.4%。其中2018-2022年五年合计新增省级节水型载体位居全省第一。
他敢于创新,用心推动水资源管理改革实现新突破。2021年,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和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对宿迁市“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报表扬。一是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我市水权交易走在全省前列。他经常到县区、乡镇研究交易方案,听取基层意见。2022年,宿豫区-沭阳县跨区域水权交易正式签订了水权交易书,成为全省首例区域水权交易,解决沭阳县悦来镇4万亩农田灌溉问题,获省水利厅领导表扬。2022年,全市已完成4项水权交易,2项水权交易为全省首例、2项水权交易为全市首例。二是打造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启动取水许可承诺制改革。他多次对接省水利厅,指导宿豫区做好改革调研、方案制定、政策研究等前置性工作。全省第一家通过备案承诺制度申领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的企业在我市,作为省商务厅、水利厅等10个厅局区域评估改革第一批实践案例推广。通过“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取水许可审批备案承诺制”改革,办证时间大大缩短,极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实现了便民、减负和增效。
他心系群众,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他通过“一线工作法”,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400多万农村老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城乡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和24小时供水,到2020年底全市入户率实现99%以上,提前2年完成省委省政府目标任务。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很好”。作为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小切口项目之一,在“学习强国”、“江苏水利”、“宿迁之声”宣传报道。根据省生态办反馈,我市群众用水满意度全省前列。2021年,作为负责人推动乡镇小区供水提升工作,改造管网90公里,改造泵房112座,144个乡镇小区居民用水条件显著改善。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全市400多万农村群众用水保障,推行六大措施,实现水源地到水厂水质合格率100%,设立24小时服务电话,做到“农村欠费不停水、报修不出门”。
他善于研究,多项科研成果取得丰硕成效。一是善于研究科技项目。2022年,1项科技项目成果获淮海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3项省水利科技项目成果获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4项科技项目成果获得2021年度、2022年度省优秀水资源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饮水思源 节水有道》获2020年“节水中国”微视频二等奖、最佳人气奖。多篇论文获得市政府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作为第1主编,出版专著1部。拥有发明专利1项。2017年以来,以第1作者发表14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期刊6篇,国家级期刊5篇,省级期刊3篇;以第2、3作者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共发表11篇论文。作为第一主持人,2021-2022年以标准形式印发实施4项标准;参与3项省级以上标准规范编制。二是研究成果效益显著。近年来,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水利厅科技项目3项,通过省水利厅验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市科技局项目1项,通过主管部门验收。研究成果在我市大型灌区宿城区船行灌区、运南灌区、农村水环境改善得到应用,实现了污染物减少排放和节约用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