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地区,中华文明演进的“文化漩涡带”

沿南京市鼓楼区北阴阳营8号入口缓坡直上,入眼一片高台。高台嵌于闹市,与高楼寰宇遥遥相望。道旁的广玉兰将喧闹阻隔在外,此处尤显静谧。

一处刻有“新石器时期北阴阳营古文化遗址”的碑石让这里显得与众不同。1955年至1958年,南京博物院在此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这是江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也是代表江苏考古水平的一次标志性考古发掘。“南京历史黎明时期”自此有了见证。

东至江苏茅山山脉,西抵安徽九华山脉,南达黄山、天目山脉,北临长江并延伸至江北蜀冈丘陵一线,中间一片方圆数千里的文化走廊区,为考古学界所称的“宁镇文化分区”,北阴阳营文化便是该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代表。作为中国南北东西交流的通道,诸文化于此融合、繁衍,使之成为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独具特色的“文化漩涡带”。

6500年前最早的“南京”,因“玉”礼始

长江下游南岸,自南京至镇江一带,丘峦起伏,河流蜿蜒于群丘之间,开辟出许多河川平原。平原上遍布近水的较高台地,为原始先民们修建居住地的最佳场所。

在这之中,位于鼓楼冈西麓、金川河东岸的北阴阳营遗址最为典型。厚约6米的文化层堆积横跨新石器时期至商西周早期,虽各层之间尚有缺环,但足以将时间轴拉回6500年前,一窥史前时期最早的“南京”。

宁镇地处丘陵地带,丰富的石料被北阴阳营人加以利用。这里发掘的石锄、穿孔石斧、多孔石刀等磨制精细的“农具石器”在我国同一时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属首次大量发现。更让考古学家为之振奋的是,北阴阳营还出土了许多被鉴定为阳起石、透闪石类软玉及玉髓等质料的玉器遗存。

“玉”被取用,源于人类对“美石”的孜孜追求。在遥远的史前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与人类审美能力的初启,玉石的采集与制作更显不易与珍贵。“这是个大量生产、消费玉器的中心聚落,可以说宁镇地区的玉(石)器生产从北阴阳营文化起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南京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田名利表示,北阴阳营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中独树一帜,形成了崇尚玉(石)器并将其用于墓葬随葬的习俗和观念,玉(石)器的发展也与初步分层社会的形成息息相关。

回溯江苏地区史前时期的社会分层演变,宜兴骆驼墩遗址墓葬大体一致,基本无随葬品。而北阴阳营遗址的少数墓葬随葬品多达30余件,且多为精美的玉(石)器,反映财产占有的不平等和社会的初步分层现象。“北阴阳营文化西区墓地259座墓中,玉(石)器比例接近六成,超过陶器。少数随葬品数量较多的墓葬中,玉(石)器能占到半数甚至以上。”

另外,这些玉器不再只是装饰性且造型单一的玉玦、玉璜和管珠的小饰品类,还蕴含着复杂的宗教性和礼仪性。

“分合式玉璜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玉器,它们大多经过打磨和抛光工序,最特别的是从侧面穿孔,还利用暗槽进行连接。”如此技艺藏何巧思?田名利解释,有学者认为这是先民想借拼接技术将小块玉料制成大件玉器,使其充分利用;也有学者将它们看作部落通婚或结盟的信物,双方各执一端,以示礼仪。

随葬品中还出现了与玉器质料相似、产于南京雨花台等地的玛瑙石子(雨花石),其中一些被放在死者口中,作为口晗使用。“这或许涉及当时某种原始宗教信仰,相信玉石不腐不朽,与永恒相关。它开启了玉器神圣化和神秘化的先河,在全国同期文化遗址中也是首见。”田名利说。

制玉工艺东渐西移,促成最早的“长三角一体化”

玉为灵物,以玉事神。玉器作为中华文明特有要素,与民族文化的发源、成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关于长江下游史前玉器的研究,学界与社会的关注点多集中在造型独特、制作精良的凌家滩文化玉器和良渚文化玉器,却忽略了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玉器在史前玉器发展早期的重要性。

“北阴阳营文化应该是我国史前早期玉器的发源地之一,其制玉工艺及发展是史前玉器萌芽时期最为关键的一环。”田名利认为,北阴阳营玉器对之后形成的江淮地区凌家滩玉器及太湖流域良渚玉器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共同铸就了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灿烂的玉器文明。

北阴阳营墓地玉器数量大、种类多,以玉璜和玉玦为主要器形,且制坯切割技术较为进步,使用了硬性片状和软性线状切割工具,打磨和抛光技艺也有应用,这些工艺和特征在凌家滩墓地玉器中都得到了承袭,并确定了江淮宁镇地区一脉相承、不断创新的玉石体系。

“这一用玉体系还向西影响到长江中游文化区的大溪文化,向东达到太湖文化区的马家浜晚期-崧泽文化,向西北达到中原文化区的仰韶文化,向东北达到海岱文化区的北辛-大汶口早期文化。”田名利表示,北阴阳营至凌家滩玉石器系统的延续、发展和创新,对整个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同时期文化都产生了持续、强大且深远的影响。

长江下游进入良渚文化阶段后,该用玉体系融入了良渚文化玉器系统。良渚文化也进入最为辉煌的巅峰时期,并达到古国文明的标准。

消失的“千年”,北方来了支“逃难部落”

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正处兴盛时期,宁镇地区史前文化却一度陷入沉寂。

句容城头山遗址

1973年,江宁县点将台遗址被发掘。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早期湖熟文化之下还压着一种新的文化。之后,南京昝庙、句容城头山、丹徒团山等遗址都发现了同类文化遗存。该文化距离新石器时期的北阴阳营文化,存在至少1000年的“年代缺环”。这意味着在北阴阳营人之后,又有先民重新聚集于宁镇一带,创造了新的文化。他们从何而来?又为何与宁镇土著文化产生了断代?

让我们将视野回到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有虞氏部族和夏后氏部族的领袖虞舜和夏禹,是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但当夏禹迈过文明时代的门槛、正式进入国家文明之时,煊赫一时的有虞氏部族却突然销声匿迹。何因迫使有虞氏退出华夏历史舞台?

“在政治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有虞氏部族,要么沦为奴隶,要么仓皇出逃。”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敏从史籍里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有虞氏部族极可能举族迁徙了。

南荡遗址地理环境示意图

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是有虞氏部族创造的考古学文化,但进入夏王朝之际,王油坊类型却在豫东地区消失不见。随之,江淮东部地区南荡遗存的文化遗物被发现与王油坊类型相同。有虞氏部族的“迁徙路径”逐渐明晰。

“江淮东部的兴化南荡遗址是一处湖荡遗址,周围是泻湖沼泽环境,不利于居住,更不利于生产和生活。”张敏推测,有虞氏部族定居于此似是别无选择。

南荡遗址的文化堆积仅为薄薄一层,这里也并非有虞氏部族的最终去向,海侵迫使他们再次迁徙。

“对江淮地区和宁镇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研究表明,他们由黄海之滨向西迁徙到古邗沟以东,然后沿古邗沟南下,越过长江,最终到达了宁镇地区。”张敏说,有虞氏为东夷之人,宁镇地区亦被划入东夷集团,他们的语言、习俗皆相近,且有虞氏生产水平及文化水平远远高于宁镇地区土著,二者逐渐融为一体,共同创造了新的文化——点将台文化。

“文化漩涡带”融汇南北,成为勾吴文化的发端

点将台文化为宁镇地区夏时期至商初期的青铜文化。从它的形成过程,能看出夏时期各类文化因素在宁镇地区交织的场景。张敏表示,点将台文化是由风格迥然不同的三类文化遗存构成,宁镇地区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来源于南荡文化遗存的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占据九成以上,剩余少数则为尹家城类型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对点将台文化阶段的影响

“岳石文化主要分布在海岱地区,与点将台文化几乎同期。夏政权稳固后,夏夷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东夷势力与其势均力敌,岳石文化也在这时对周围地区考古学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张敏说。

宁镇地区作为诸文化角逐的“漩涡地带”,文化与文化于此进行了频繁的碰撞与分化、渗透与融合,使当地文化面貌变得错综复杂。

“这也是文化开放和交汇的结果。外来文化介入的同时,也影响着土著文化的结构,甚至会改变土著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张敏看来,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和尹家城类型岳石文化的先后南迁,不但影响了点将台文化和之后湖熟文化的面貌,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宁镇地区居民的结构,并对本地区青铜时代族属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深远意义。

与此同时,从有虞氏南迁到点将台文化的最终成立,再到后继湖熟文化与吴文化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不仅让宁镇地区的文化发展序列一目了然,也为“勾吴”最早立国于宁镇地区提供了佐证。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勾吴的发端似肇始于太伯。“我们对宁镇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与相当于太伯所代表的文化遗存进行反复比较后,无法从考古学上对‘太伯奔吴’予以证实。”张敏在相关论文中指出,不论是史籍所述还是考古实证,都指向有虞氏南迁与勾吴建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让吴文化的真正起源有了定论。至于吴从僻处江南的蛮夷小国到成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列强之一,亦是后话了。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胡秋阳 郭凯伟 潘书哲

  • 2太湖北海报.jpg
    太湖北
  • 1顺山集海报.jpg
    淮河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