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新江苏·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推出“青系二十大”系列报道,一起走近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C919大飞机参研者、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青年群体,聆听他们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正是我们文博工作者的初心所在。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中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我们广大文博工作者的巨大关怀和激励。
周旋和同事修复书画
作为一名青年文博工作者,我深感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物修复并非简单的“修旧如新”,文物修复师也不仅是在修复作为器物的文物,更是在用双手呵护着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
2013年,我从南京艺术学院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毕业后就入职扬州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9年来,经手修复的文物800余件,参与了《扬州博物馆馆藏陶瓷器保护修复方案》《扬州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工程》等多项工作,修复的文物覆盖陶瓷、木器、书画、铜器等多种类别。
周旋为陶瓷修复上色
每一次的文物修复都是与历史的一次对话。文物修复时间以“年”为单位,过程枯燥而漫长,考验着文物工作者甘坐冷板凳的毅力与耐心。今年3月,我承担了清刻本《本草纲目》的修复任务,这也是我动手修复的第一本古籍。历经9个月漫长修复工作后,这本古籍将延续更长久的生命。
周旋正在修复古籍《本草纲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为青年,我也在不断探索文物修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工具,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系统、X射线荧光能谱仪等仪器,对文物进行三维观测、结构鉴定、定量分析和化学动力学研究,找到最合适的修复流程与方法,为文物祛病延年。
周旋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对古籍进行分析检测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要牢记使命,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让文物价值充分彰显、让文物“活起来”,发掘研究好文物蕴含的历史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