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青年联合会
协办单位: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江苏)有限公司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
承办单位: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社扬子晚报社江苏《风流一代》杂志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全省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推选一批疫情防控、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勤学上进、崇德守信、乡村振兴的“我们身边的好青年”,营造“处处有典型、人人可成才”的社会氛围,以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力量,引领广大青年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中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跑出江苏青年的最好成绩。
展示页面 > 勤学上进 > 杨优
姓名:杨优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2004年1月
性别:女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
追梦故事:

事迹简介:

杨优,女,汉族,2004年1月出生,共青团员,学生,现以技术分全国第三的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杨优自幼遭遇家庭变故,却始终乐观自信、自强自立、勤学上进。昆曲是杨优生命中的一束光,带领她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她是“中国好人”徐允同老师的亲传弟子,主攻闺门旦兼正旦,是小梅花荟萃“金花奖”得主,是江苏省美德少年标兵,更是一名新时代好青年。

事迹详情:

杨优,来自亭林故里千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小镇。这个小镇,先后诞生了先贤顾炎武、“昆曲鼻祖”顾坚等文化巨擘;周火生、徐允同、金敏、金兆联等爱国敬业的模范“好人”;沙夕岗、徐敏、徐明勇等无私奉献的援疆人士。杨优正以他们为榜样,勤学上进,时刻提醒自己成为和他们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自立自强、勤学苦练,摘得“小梅花”金奖

杨优出生于2004年1月,6岁时,母亲离世,不到两年时间,父亲也因故去世,留下年幼的杨优与继母一起生活。家庭的变故让她不得不更快成长,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责任。与同龄人相比,她缺失了很多童年的快乐,但也收获了宝贵的经历。更幸运的是,她与昆曲邂逅,在徐允同、徐允秀、周雪峰、常小飞、王悦丽等恩师的教导鼓励下,她逐渐坚定了自己的“昆曲之路”。“几乎每个周六,我都会去千灯镇手把手地教她身段、唱腔。杨优不仅学习领悟能力很高,而且非常能吃苦。”周雪峰表示,在昆曲界,《夜奔》和《思凡》是十分有难度的剧目,不仅讲究唱功而且身段繁重,要求昆曲演员们具有很深的功底,因此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一句俗语。然而,杨优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苦练《思凡》,于2014年第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中以一折《思凡》获得金奖。

作为千灯定向培养的昆曲人才,杨优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到千灯秦峰少儿昆剧团进行实习,主动配合昆剧团团长黄国杰开展教学工作,认真履行教学职责,努力承担起一名昆曲传承者的责任,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昆曲的大雅之美。她始终勤奋钻研,苦练昆曲的专业技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们心目中的好榜样。2015年,杨优荣获“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这是对她努力传承昆曲文化的认可。“人不能顶着光环过一辈子,既往的出色并不能代表往后的精彩,所以,我一直在让自己变得更好,努力诠释好‘美德’二字的含义”杨优说道。

二、崇德尚善、热心公益,青春在志愿中闪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培育了杨优崇德尚善的道德品行。自打上小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便走进了杨优的生活,老师上课会讲、小区广播会播,每次社区广场惠民演出,中篇弹词《顾炎武》、苏州评弹《贵廉赋》总能收到阵阵掌声,身边的大人也会时不时的聊起顾炎武的故事。“那时年纪小,很难理解大人口中的家国情怀,直到听到周火生老爷爷的故事,才让我第一次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了具象化的理解,也让崇德尚善的种子在我心中萌芽”。在学校,杨优养成了帮助同学的好习惯;在家里,她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她也积极报名参加。在一次次善行义举中,杨优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这些年,面对新冠疫情,小镇同心战疫,党员干部逆风而上、居民群众全力支持,大家相互理解、彼此鼓励的画面让人动容。作为千灯镇的一员,杨优主动报名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录制昆曲小视频,丰富大家静默期生活;她奔赴卡口,帮助防疫人员登记信息、搬运物资;她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提升大家的防护意识。

三、心怀热爱、砥砺前行,弘扬传承昆曲艺术

这些年,“亦师亦友,不离不弃”的师徒之情坚定了杨优传承昆曲的信念决心。从徐允同老师的循循善诱,到王悦丽老师关怀呵护,从常小飞老师的躬亲示范,到徐云秀的言传身教,“很庆幸我的生活能够遇到这些老师,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份对昆曲的热爱和坚持,也感受到了她们对我的关心和关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千灯是昆曲的发源地,每每看到刻有梅葆玖先生亲题的“昆曲发源地”那块牌子时,杨优都暗暗下定决心,要为家乡昆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学习昆曲很辛苦、也很枯燥,一个手势、一次亮相、一次翻腾,往往要练习数百成千次,汗水和泪水夹杂,辛苦和受伤相伴。大家能看到的是杨优在舞台上的惊艳亮相,却不知道背后的辛苦付出。学习昆曲的这几年,杨优磨炼出吃苦耐劳的品行,而这一切,源自于坚持二字。

在今年,杨优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顺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进行昆曲专业的深造。承载着家乡千灯对于她的期盼,她觉得无论在教授还是传唱昆曲正声雅音的同时,也让她更明白爱的意义,明白情之所起。因为她爱昆曲的曼妙、声腔的缱绻、唱词的文学,更爱给她的家乡,追求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她的责任所在,她将带着这份感情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多学本领,回到家乡接过昆曲传承的接力棒,努力为昆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