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江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高质量发展提升小康含金量,乡情乡貌变化巨大,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推出“乡村史记”系列报道,8个月来,我们走进全省240多个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笔书写百姓故事,用镜头记录乡村新貌,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力量。
扬州有个百年小渔村——沿湖村,渔民世代以船为家,捕鱼为生,看天吃饭。13年前,全村挑土填塘造庄台,渔民们结束水上漂泊,在陆地上扎了“根”。今天,全村退养还湖,以邵伯湖美景、渔家美食为名片,打造出一批特色渔家乐和民宿,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曾经的“渔花子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美渔村”。
挑土填塘,百亩荒滩变楼房
清晨,邵伯湖上水汽氤氲,湖畔的沿湖村在水雾中若隐若现。太阳缓缓升起,村头荷塘上立起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巨大字牌立刻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中。
这里是扬州唯一一个纯渔民居住的小渔村,200多年前,来自山东、河南、山西、安徽的村民循着河湖水道来此定居。打渔不如种田稳,这个“漂”在水上的村落一直是当地地理位置最偏僻、经济基础最薄弱的村庄。
渔民撒网
一辈子捕鱼为生的沈桂付最清楚那时的境况。“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69岁的沈桂付回忆道,“最怕冬天出湖捕鱼,旋网被冻的撒不开,收网的时候,手一沾水就结冰。”冬天的捕鱼人,脸上、手上、脚上全是冻疮。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
旧渔船
2004年,30岁的本地村民刘德宝被任命为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党总支书记。从小在渔船上生活,他深知漂泊不易。上任后,刘德宝立志要让渔民安居乐业。他钻船头,跑船舱,摸沿湖村的“穷底”。
多方奔走后,村里决定在2007年启动渔民上岸定居工程。渔民上岸是党和政府多年来大力推进的工程,可沿湖村仅有70多亩地。怎么办?“愚公移山造庄台!”在刘德宝的带领下,渔民们挑土填塘,把600亩荒滩水塘填成了平地。打地基、建楼房,昔日荒滩上立起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小楼。
住的问题解决了,但富的路子依然迷茫,看天吃饭的渔民无法脱去“贫穷”的外衣。时任方巷镇副镇长的崔卉忆起第一次来沿湖村的场景仍不由感叹:“渔民们日子太苦了。”
渔民旧照
在生态保护大趋势下,渔村既有的生产方式无法与之适应,变革势在必行。如何变革?方向在哪?村两委走访调研深入挖掘沿湖村的各种“资源”,他们发现,渔家美食大有文章可做。2011年10月,在崔卉的指导下,沿湖村举办了“首届邵伯湖渔民文化美食节”。周边的村民和游客闻讯赶来,渔民们烹制的清炒芡实茎、湖虾米炒蒲菜等特色船菜收获了满满好评。2013年中秋节,沿湖村又举办祭月仪式,打鱼令、水龙舞、鱼灯舞、打蛮船等自制节目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渔家文化。小渔村逐渐进入扬州游客的视野。
退养还湖,渔家美食谱写致富经
2015年,扬州的“乡村游直通车”开通,沿湖村搭上了这班快车,开始全面向旅游“进军”,一批特色渔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返乡青年马明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每到中午时分,“小马哥渔家乐”就热闹起来,城里的车开到这里,品渔家菜,赏荷塘景,座无虚席。“有时候光提前预定的,就有十七八桌,我要请附近邻居帮忙才忙得过来。”马明斌原本在扬州市区工作,小渔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牵动了他这颗在外打拼的游子心。“工厂工人、酒水销售、保险公司业务员我都做过,时间一久,觉得在外面给别人打工也没什么意思。”
2016年,在退养还湖政策的号召下,马明斌和父亲商定不再围网养殖,利用老宅上的两间空房,做起了渔家乐。母亲和妻子“掌勺”,爷俩打下手,杂鱼贴饼、生爆土鸡、山芋粥……地道的渔家菜令城里游客频频“回头”。“既然发展得这么好,不妨再做大一点。”2017年,马明斌说服妻子把城里的房子卖掉,在老宅旁的空地上新建起一栋大房子。
“小马哥”渔家乐
楼上是民宿,楼下作餐厅,房前铺木板,一池荷塘美如画。现在的“小马哥”,旺季月入七八万元。马明斌的成功带动更多年轻人主动返乡创业。如今,沿湖村已月十多家渔家乐、民宿,集聚效应随之而来。回村的年轻人还抓住机会积极拓展“业务”,把村里的芡实、红菱、咸鸭蛋、胡虾米、湖虾粉等产品推广出去。
“以前围网养螃蟹,逢上风调雨顺能赚些钱,要是遇到洪水,就全都冲没了,‘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小马哥父亲马长好是有着45年的“渔龄”的老渔民,他感叹,现在的日子安稳收入高,湖里的水质也变好了。
餐饮和民宿发展得红火,沿湖村人心底的热情更旺了,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在乡村旅游这条路上走的再远些。
以“渔”为魂,激发乡村文旅新动能
“渔民来自各地,他们有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多值得讲的故事。”崔卉说,沿湖村不但有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生态资源,更有积淀百年的特色渔文化资源。
37岁的渔家姑娘黄成娟是村里渔文化的“探路者”。2019年7月,黄成娟和渔家媳妇宋雅丽、潘兰兰一起,成立了扬州俏渔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围绕渔漾时光茶吧、常来渔家渔庄、雅遇别院渔家文化民宿客栈、俏渔娘创客课堂等,打造出了渔村旅游的多业态模式,可承接团建、研学、聚会等一系列服务,目前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预计年收入达80多万元。
黄成娟(右一)和宋雅丽在直播
黄成娟自称“渔三代”。“漂泊打鱼的‘渔一代’住在船上,在湖里围网养殖的是‘渔二代’,放下渔网、发展渔文化旅游的我们这些‘渔三代’。”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俏渔娘们将沿湖村的美食销往全国各地。“芡实、虾米、虾粉,是我们村的‘沿湖三宝’,我们还有胡虾饼、虾圆,我自己还会做胡虾仁豆腐圆,销量很不错。”
“俏渔娘们”在虹桥坊摆摊
她们带着村里的渔文化产品摆摊、参展,让沿湖村走向全国。“我们的文创产品主要有莲蓬车挂、红莲子手串、手工编织五彩绳、特色手工布玩、邵伯湖艾草香包、彩色树叶敲拓画等等。”在“渔家学堂”里,渔娘们开设了手工体验课,让游客也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制作中。
以“渔家学堂”为大本营,沿湖村逐渐开启了全民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模式。成立于2016的渔家学堂会定期开设课程,培训村民学习民宿管理、餐饮经营、服务礼仪、渔特产包装销售等技能。
今天的沿湖村已经摘掉穷帽焕新颜,村集体收入达245万元,人均年收入3.14万元。“沿湖村将继续深挖渔文化内涵,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刘德宝说,沿湖村的灵魂就是渔,全村将围绕“渔”字,继续摸索发展的新路子。
编者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江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高质量发展提升小康含金量,乡情乡貌变化巨大,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推出“乡村史记”系列报道,8个月来,我们走进全省240多个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笔书写百姓故事,用镜头记录乡村新貌,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力量。
新治村俯瞰
黄昏将至,陈履生博物馆的游人渐渐散去,新治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前水上亭台开始热闹起来,乡村诗人们拿出自己的诗歌,用夹带扬中方言的普通话大声地朗读起来,“旅游生态观光地,临水傍山景色殊。清雅润池迎贵客,画中宝晋靓东吴。”
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地处长江之滨,毗邻长江一桥,与圌山隔水相望。水秀山青、屋舍俨然,而十年前,这片沃土还未有新治,只是三个名不见经传、债务缠身的小村子,眼前这番图景,很难让人不去思索:它是如何华丽变身的?
三村合一,汇聚致富力量
扬中市西南部的治安村、治联村和永治村原本泾渭分明,2010年,为了整合资源更好发展,三村合一为新治村。从此,4000多名村民的致富梦想拧成了一股绳。
新治
村党委书记马军
“初成立时很困难,三个村的债务都堆到一起了。”在外从事多年销售工作的马军被推选为村支书,为了还债,村委们只得将村中资源想方设法“变现”,“比如盘活闲置的土地,租赁给工厂做厂房。”
华威电器、江岛电气等加工制造企业纷纷在此扩建,给新治村补足了欠款缺口,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张群在工作
新治村民张群是江苏江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一名流水线工人,她每天负责组装接线盒,每月工资3000-5000元不等。“风吹不着,雨晒不着,工作也不累,挣钱补贴家里,能供家里小孩读书。”张群今年49岁,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年。
“2014年,我们还清了债务后,还有了自己的集体收入。”四年后,村委们终于有了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底气。
2014年起,以马军为首的村委们提出,每年要为老百姓办10件实事。现在,新治村的年集体收入已达400万,比十年前翻了2番。钱袋子一鼓,就不束手束脚了,马军笑着说,“今年,我们在村里又建了两个旅游公厕,重建了老年人代餐点,还在进行雨水和污水的分流工程。”
整治村容,擦亮生态底色
“以前村里老百姓观念比较落后,都把自己家的垃圾、杂物在家前屋后乱堆乱放。”58岁的朱荣祥是新治村物业管理站站长,他说,村里2005年就成立了物业管理站,雇专人负责垃圾清运、道路清扫、河道打捞,但是因为管理不够系统化,村里的环境并不乐观。
整治前的新治村一角
2014年,物业管理站加大了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要求保洁人员每天务必在岗。“我们还教育老百姓,要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各扫门前雪,只管自家干净、不管村里卫生。”
整治后的新治村乡间小路
为增强村民主动性提升村民责任感,村委还组织开展“最美自然圩埭”、“最美家庭户”、“绿色庭院”等专项评比活动,在全村营造起爱护环境的氛围。在一些老旧建筑上,村民们还用彩绘来美化旧墙,走在乡间,宛如漫步在陶渊明的东篱之下。
朱荣祥(左一)在江边
除了居住区,新治村还把保护环境的触角伸到了长江支流夹江堤岸。每天上午8点,物业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值班巡视,维护江堤环境。72岁的郭安保是值班员之一,他说,趁自己身体还健朗,可以每个月多挣1800元,而且也算为村里环境出一份力?
站在江堤放眼望去,堤上绿意盎然,水边一片“原生态”芦苇荡随风飘扬。“都说要搞长江大保护,我们在2012年年底就清理了非法船只,不搞大挖大建。”朱荣祥认为,还原生态芦苇荡,才是更好地保护长江。
文旅融合,彰显文化底蕴
“这里是渡江文化园,2014年为纪念渡江战役而建……”新治村景点讲解员一边说一边指向“我送亲人过大江”主题雕塑。
“我送亲人过大江”主题雕塑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文化园是新治村的一大“网红”景点,许多学校带领学生来此参观,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渡江精神。
新治村游客服务中心
“现在村子富起来了,我们该走出去,让别人走进来。”马军介绍说,村里2019年成立了文旅公司,作为推动新治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抓手。目前,新治村已有栏杆老渡口景观、湿地公园、渡江文化园等景点,未来还将策划海棠园、绣球园等花圃,吸引更多游客。
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次偶然的机会,原中国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回扬中故乡,看上了新治村这块宝地,萌生了在此处建造乡村博物馆的念头,他说:“文旅正成为中国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让‘最美乡村’和博物馆群落相结合,打造一个文旅新地标,是推动文旅结合的一次尝试。”
陈履生博物馆内的竹器馆
9月28日,陈履生博物馆群正式营业,虽是乡村博物馆,但“阵容”非常吸睛。一楼的汉文化博物馆内有3000余件展品,包括汉代画像石、画像砖、陶俑等,清晰再现了汉文化的历史脉络;二楼的美术馆展出大量陈履生画作,还有“古月光辉——韩美林岩画系列特展”;三楼的竹器博物馆收藏了竹品种类众多、风格各异的竹器,直观反映了竹器发展的时代轨迹和扬中竹器的地方特色。
诗意栖居,乡贤文化沁人心
新治村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旅游开发、公益事业除了村委们带头作为,也少不了乡贤们的参与。他们组建了“五老说和团”促进村内和谐,成立宝晋诗社打造文化新治,慷慨解囊帮助村里完善公共设施。
为了弘扬乡贤文化,2017年,新治村建立了乡贤馆、乡贤长廊,并评出首届“十大新乡贤”。江苏国华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凤位列其中,他是土生土长的新治村村民,办厂20年,不断地为村中建设出资出力,为村里老年协会订阅报刊。对此,张家凤表示:“我当初扩建厂房,是村里面帮我协调的土地征用,现在我的公司年产值4000多万,我回馈村里是应该的。”
宝晋诗社书法室
年过古稀的宝晋诗社副社长仇庆余也是“十大新乡贤”,2013年,身为新治村老年协会会长的他牵头成立了宝晋诗社,他表示:“我们老年人也想发挥余热,而且这也给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工人们一个文化展示平台。”
宝晋诗社诗会现场
自成立以来,宝晋诗社每月10号定期举办诗会,乡村诗人们携诗作前来共同品诗畅谈,为了记录诗人们的作品,宝晋诗社每年都会出一本诗集,“我们已经出6本了,一本比一本厚。”
“正因有了这些乡贤,村里的麻烦事得以轻松解决,民风越来越纯,建设越来越好,带来的发展后劲也源源不断。”马军说。
编者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江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高质量发展提升小康含金量,乡情乡貌变化巨大,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推出“乡村史记”系列报道,8个月来,我们走进全省240多个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笔书写百姓故事,用镜头记录乡村新貌,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力量。
徐州是百年煤城,位于贾汪区的马庄曾是一座煤灰弥漫的小村庄。本世纪初,马庄一马当先勇敢转型,在村两委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文化兴村、产业富民的新路子。现在的马庄,绿树村边合,河湖环村绕,再也不见黑“煤庄”的影子。
靠煤而兴、因煤而困,产业转型谋新路
上世纪80年代,马庄是贾汪区青山泉镇的后进村,“每年开总结大会,我们都排到十三四名。”马庄前村支书孟庆喜说,1986年,马庄欠了国家46万元贷款,“那是马庄最穷的时候。”
为了改善马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养鸡专业户孟庆喜被推上了村支书的位置。“当时乡党委书记找我谈话,他说,‘马庄有困难,让你当支书是马庄村父老乡亲的意愿,你的为人、你的能力大伙都很认可,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听完乡党委书记的这番话,孟庆喜回到家,说服妻子把家里的鸡都卖掉,一头扎进村委会,一干就是30年。
如何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贾汪区是江苏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村两委决定开办煤矿厂,“让村民收入两年小变化,五年大变化。”
煤矿厂旧照
1987年元旦,伴随着鞭炮的霹雳声响,马庄第一座煤矿厂开建。10个月后,一座年产10万吨的中型煤矿落成。煤矿给村里带来了喜人的收入,马庄三年便还清了外债,摘掉了贫困帽子,还建了两座新煤矿厂。
煤矿厂旧照
2001年,“7·22”矿难事故发生,马庄的三座煤矿全部关闭。“财路”断了,村里的集体收入锐减80%,村民们也意识到,即使不被关闭,煤总有挖光的时候,“靠矿”致富不长久。
“没有办法,只能克服重重困难。”马庄现任村支书毛飞介绍。煤矿关闭后,村两委带领村民由地下的煤炭工业转型为地上轻工业,逐渐形成了以精密铸造、食品、纺织为核心的15家企业。
铜管乐团推动文化活动,奏响小康进行曲
煤矿让村民变富了,马庄村的不良风气也开始渐渐滋生,家庭邻里纠纷、酗酒闹事、聚众赌博频现。
“人们富了口袋却空了脑袋,这还能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吗?”1988年,孟庆喜召集了村里20多个音乐爱好者,组建了马庄村农民铜管乐团。一个小小村庄,为何要成立如此时髦的西洋乐团?孟庆喜解释道:“村里有人会铜管,马庄有这个基础,组建乐团能带动群众参加文化活动,没时间去做错事,另外也能提升马庄社会知名度。”
马庄铜管乐团
村委用3.7万元为乐团配置了单簧管、萨克斯、雅马哈电子琴等专业设备。可“泥腿子”玩西洋乐并非易事,乐团成员王飞回忆,第一次看五线谱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个小蝌蚪上上下下,不知道啥意思,我认识它,可它不认识我。”
农忙拿锄头,农闲拿乐器,村民们不认孬,硬是玩了起来。2007年,马庄农民铜管乐团在意大利久里亚诺瓦市参加第八届国际音乐节,凭借铜管演奏加中国特色舞蹈的独特表演一举斩获团体二等奖。“铜管乐的发源地是西方,本来担心去那边会被嘲笑,没想到最后还拿了奖,好几个女同志都流泪了。”提起获奖,46岁的王飞至今都激动不已。
马庄铜管乐团现任团长孟辉说,2016年以来,乐团开启了市场化运作模式,承接了许多商演,乐团成员每个月能挣2000到5000元不等,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以乐团为依托,马庄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每月1日的升旗仪式、元旦晚会、元宵灯会、节日庙会、夏日乘凉晚会、农民运动会等等。1993年,马庄办起了周末舞会,每周五晚上7点,1600多平的村大院就变成大舞台,村民们踏着鼓点伴着欢快的旋律翩翩起舞。
马庄周末舞会
对于这样的“盛会”,老矿工徐传良一次都舍不得落下。“我以前下煤矿,日子太苦了,每天洗脸、洗澡、洗衣服的水都是黑的,现在做钢材生意,一年二十万没有问题,心情也舒畅了,没事就跳跳舞。”
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过去存在的那些陋习一扫而空,在村里再也没有生存的土壤。
环境变化带动乡村旅游,绘就煤庄蝶变图
2012年,随着村旁潘安湖湿地公园的建成,马庄村向旅游经济转型,将文化展示融入旅游之中,马庄的又一“代言人”——中药香包登场了。
中药香包是徐州农村广为流传的民俗工艺品,近几年来,马庄大力扶植香包产业发展,陆续建成了香包客栈、香包大院、民俗手工坊等。
“马庄有一块中药种植试验田,我们自己种植中药放入香包,有预防感冒的、提神醒脑的、还有安神助眠以及治疗鼻炎的,美观又实用。”马庄妇联副主席厉慧卿说。
2017年12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庄村视察,被村里的香包吸引,购买了纯手工缝制的中药香包,马庄香包更是火遍全国。据厉慧卿介绍,2019年,马庄香包销售额达800万元,今年6月份的一场抖音直播中,仅2小时卖货32万元。
马庄妇女缝制香包
马庄的香包材料由村里统一采购,村里妇女每日手工缝制香包,计件拿薪。62岁的夏桂美2016年就开始缝香包,平均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在这里不仅能挣钱,还能跟大家一起聊天,幸福指数都提高了。”她说。
妇女们都来缝香包,婆媳、妯娌之间的矛盾也少了。马庄妇女工作小组长夏莉说,婆婆王庆荣每天准时去香包大院上班,85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马庄有三宝,乐团、香包、婆媳好。”夏莉已经连续10年获得村里“十佳好媳妇”称号,她告诉记者,家庭和睦是马庄的另一张名片,“不光我们家和谐,我们全村的家风都非常好,这是以小的家风带动大的村风。”
“杏花村”农家乐
看着昔日煤庄日渐向好,村外的游子也纷纷“还巢”。2017年年底,退伍青年孟成回乡就业,成为村委办公室一名宣传工作人员。2018年5月,在无锡从事钢材生意的徐娇返乡创业,在村委会南墙西边做起了农家乐生意,雇佣10多位村民一起经营“杏花村”,每月收入达15万元。“我从小在马庄长大,现在的马庄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一下雨就是泥的穷村子了,这里是我们的根,外出的人看到这些变化,肯定想回来。”
马庄街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者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江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高质量发展提升小康含金量,乡情乡貌变化巨大,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推出“乡村史记”系列报道,8个月来,我们走进全省240多个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笔书写百姓故事,用镜头记录乡村新貌,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力量。
北风吹,紫菜香,渔民收割忙。连云港黄窝村近海的滩涂上,万根竹竿插成块块网框,随风浮动的片片紫菜,是大海的赐予,也是锦绣的编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这里曾是贫穷落后的小渔村。随着近海资源渐趋枯竭,十网九空成常态,捕鱼为生的黄窝因渔而穷。20年来,村两委多次“试水”,终于探索出养殖紫菜的产业兴村路。
海上紫菜养殖
十网九空,脱贫之途阻且长
“黄窝,南有吕端山,北有桅尖山,中通一洞,面海依山。”据史料记载,黄窝原名“凰窝”,传说凤凰从东海飞来在此栖居。“都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村后山上有很多古老的小叶梧桐。”2000年,退伍军人张立祥由黄窝村村主任转任党支部书记,他说,就是这样一块宝地,曾经穷得让他在乡里抬不起头。
“我十几岁就开始出海捕鱼,80年代那会儿,对虾、乌贼非常多,到1994年的时候,鱼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我们连年亏损。”胡森林家世代捕鱼,90年代,近海鱼类越来越少,他不曾想,捕鱼这条路也有走到头的时候。
在黄村,捕鱼是项大成本“买卖”,更换渔具、修船、购买给养,无一不用钱,村里没有耕田,米、面、菜,样样都得买。2000年,渔民入不敷出,亏损严重,张立祥回忆:“村委们晚上不敢加班,因为加班要开灯,我们穷得付不起电费。”为了省钱,村委大院里唯一一个水龙头也被切掉了。
三面环山的黄窝
“后来,有位老党员告诉我,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他说‘你还年轻,要想办法带大家赚钱’。”一语惊醒33岁的张立祥,他把村里的干部召集起来,立誓要大干一场。
然而赚钱的难度远超想象。2000年至2004年,从网箱养鱼到羊栖菜养殖,村两委连续5年碰壁。“海水比较浑浊,夏天海草旺盛,鱼在网箱里缺氧死掉了,养了3年,最后亏得一塌糊涂。羊栖菜上长满了杂草,根本不能吃,养了卖不掉。”
将这几年的经验、教训从头到尾全部分析一遍后,张立祥决定把赌注压在紫菜上。“我们这边以前养过紫菜,当时没有销路,只要打通销路,我们就能赚钱。”但村民们已经被两次失败打击了斗志,张立祥的动员无人回应。“连续几年都亏本,好多人灰心,对我也失去信心了。”
紫菜养殖富口袋,黄窝变成黄金窝
日子越过越穷,年轻人背井离乡,停在港里的渔船渐渐废弃,村里怨声载道。一天,修渔船的金立贵到张立祥家抱怨:“大家都不捕鱼,没人修船,我都失业了!”张立祥自己日子也过得紧巴,他心想:与其一起穷,不如拼一把。于是,他劝金立贵和他一起合伙养紫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我们挣钱了,大家伙肯定都会愿意养紫菜。”
2004年年底,张立祥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南通的一位紫菜收购商。他从银行贷了30万元款,二人一起在近海养了100亩紫菜。收割第一季,部分紫菜腐烂,在江苏海洋大学一位教授的指导下,他们重晾晒紫菜,一周后,紫菜恢复“健康”。“10月初下苗,12月开始收割,一直到次年4月上旬结束。一季生产下来,我们不仅30万元本钱全收回来了,还有5万块钱的结余。”
好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2005年,村两委申请了3000亩养殖海域,分配到各家村民手中。“第二年是个大年景,大家伙都挣钱了。我们村的事一下在乡里炸开了锅。”2009年,黄窝村的76条捕捞渔船全部卖掉,黄窝村开启全民养殖紫菜模式。
村民装卸紫菜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村“两委”发现紫菜养殖配套设施极度缺乏。为了方便村民生产,黄窝先后建了便民渔业码头、渔船维修船台和1700平米大的生产库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装卸转运,以前一个人只能养50亩紫菜,现在能养100亩。”
家家户户养紫菜,合作的加工厂供过于求,2017年,黄窝出现了卖菜难的问题。这时候,在城里工作的张重阳回乡了,还带回了一身紫菜加工的本领。村“两委”决策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占地2600平米的紫菜加工厂,由张重阳担任负责人。“我2005年就开始接触紫菜加工行业,村里紫菜养殖发展得不错,我也想帮帮村里。”
紫菜加工厂生产线
连云港市凰窝紫菜加工有限公司落成,两条生产线不仅减轻了村里的销售压力,还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投产当年就盈利102万元。”
老渔民胡森林2005年退渔上岸后,加入紫菜养殖大军。他感叹:“养紫菜一年能挣七八十万,比捕鱼的时候强多了。”2019年,黄窝村渔业产值1.9亿元,村集体年收入502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5万元。
日子越过越红火,黄窝人的干劲更足了。张重阳介绍,“现在这个厂只能做一次加工,我们正在规划紫菜二次加工厂,可以直接生产出脆海苔片、寿司海苔,到时候能赚更多!”
基层治理润人心,乡村旅游引凰来
钱袋子鼓了,村两委建设黄窝的底气就足了。老年生活补助、老年人过节费、养老金、阳光助学奖励……村两委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为村民办实事上,为基层治理打上服务的烙印。
凤仪广场
近年来,厕所革命风靡一时,黄窝也紧跟潮流,旱厕改水,村里无害化卫生厕普及率高达100%。为了完善便民服务设施,黄窝还新建凤仪广场、生态游园、妇女儿童之家、健康医疗点、生态停车场、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告别四处赊账买粮的困窘,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越来越多,对生活的追求也更上一层楼。
2018年,退休的胡开军在一次旅行中萌生创业灵感,投资10多万元修建自家老宅,村里第一家运营的民宿——龙凰阁客栈诞生了。“我们家的老房子建于60年代,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我想法子设计成了民宿,节假日来我们村玩的游客很多,去年国庆,我家全部满房。”
观景台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今年初,黄窝村两委决定变资源为资产,依托山海相依的良好生态环境创建3A景区。听到这一“呼唤”后,在外地景区担任副经理的张波回村了。涉足旅游21年,他深谙景区经营管理之道,“我们黄窝景区现在占地4000多亩,有山、有泉、有林、有海,发展潜力巨大。”9月,连云港凰窝景区正式营业,皇古洞、龙潭涧、龙凤树、喊泉等自然景观独具一格,水果采摘、中药种植园、海上紫菜养殖观光等游览项目令人耳目一新,一村一景,雏形初显。
“我们希望两年内升级成4A级景区,到时候景中有村,村中有景。”张波表示,未来,黄窝景区还将依靠临海优势,打造海天浴场、海上乐园等游乐项目,让黄窝更美,让游客更多。
“我们已经委托省城乡设计院和江苏海洋大学为我们做‘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预计明年,将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滨海餐饮中心、特色产业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张立祥表示,黄窝已经走好了产业兴旺这步棋,接下来,将引导渔民上岸发展旅游服务,鼓励村民改造自家房屋开设“民宿”“农家乐”,把村民变成集体经济的股民,把黄窝的“蛋糕”越做越大。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者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江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高质量发展提升小康含金量,乡情乡貌变化巨大,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推出“乡村史记”系列报道,8个月来,我们走进全省240多个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笔书写百姓故事,用镜头记录乡村新貌,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力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二字凝聚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对富裕生活的美好向往。以此为名,2005年,苏州常熟东南街道万余农民成立小康村。15年后,原本脏乱差的城郊村“出落”成一个村美民富、烟火气浓的“江苏省生态村”。小康村不仅靠土地和房屋租赁经济真正实现了小康,还用共治共建共享写下基层社会治理新答卷,擘画出一幅乡村振兴新蓝图。
盘活闲置土地,租赁经济增收益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常熟的城镇化进程也加快了步伐,越来越多的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2001年,南滃、北滃、大滃、珠泾、坞坵五个行政村相继拆迁,一万多农民陆续搬至东南街道的珠泾苑、庐山苑的新家园。
“以前的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顶多土路上铺层石子,更别提公厕。”小康村党委副书记顾丽霞回忆。在搬迁之前,村民以务农和打工为生,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2005年,五村合一,名曰小康。成立伊始的小康,承载了2000多户百姓的美好愿望。
北靠204国道,南依锡太一级公路,东邻苏嘉杭高速公路,西接常熟市区,小康村区位优势明显。“为了让乡亲们都能多赚些钱,我们通过土地租赁,把空地租给了一些服装厂、纺织厂、电子厂。”工厂的落地给小康村带来了租金收入,也给农民提供了新饭碗。
2006年,常熟东南
经济开发区
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一大批电子信息、精密机械、
汽车零部件
、高科技轻纺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在此建厂立足,与之毗邻的小康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开发区,将近10万人,他们要吃穿住行,那我们就承接开发园区的资源,做好配套服务。”小康村党委书记邹斌说。不满足于给工厂打工,小康村村民也开始学着“做生意”,经营起了自家的小买卖,把房子租给在附近工厂、企业上班的工人。作为“包租公”,原南滃村村民陆生林表示,如今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现在开发区大约有3万人住在我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房出租。我家的房子也租出去了3间,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房租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夜市餐饮,增添城乡烟火气
为了更好服务开发区,2007年,小康村兴建起一座2万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及商业综合体,可容纳二三百家商户,实现餐饮娱乐“一条龙”服务。农贸市场变成东南街道居民们的菜篮子,林立的餐饮小店也为开发区增添了浓郁的烟火气。
2015年,常熟市东南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引进了1000多个项目,人气越来越旺。农贸市场内,从事餐饮的商贩越来越多,不少外地人也来这里租赁房子做生意。渐渐地,一个弥漫着烧烤鲜香的“夜市”成型了。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就热闹起来。开发区的上班族三五成群,围坐于一张小桌,几碟菜肴打开话匣子,有说有笑,好不惬意。
小康村有滋有味的生活令在外打拼的游子十分歆羡。47岁的陆君英果断关掉城里的服装店,回到小康村加入了夜市摊主的行列。一辆小推车,十套桌椅,今年6月,陆君英的夜排档开业了。“我十四岁就会做菜了,很喜欢餐饮这一行,现在我雇了一个厨师,我家的特色菜烤鱼、地锅鸡和干锅,卖的很好。”
每天下午三点,陆君英就忙碌起来,准备食材、摆放桌椅、餐具。“每天要忙到凌晨十二点多,4-10月份最忙,但忙得开心,每个月能挣3万元多。”陆君英每天风风火火忙碌得很充实,她说,以前的日子虽然安稳,但没有自己打拼来的奋斗感,“后面我打算卖掉城里的房子,在附近买一套房子跟父母一起住,这里不比城里差。”
夜市想要行稳致远,生产安全需有保障。在小康村,餐饮类门店的“早查”“夜查”是村两委每周工作计划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上半年,小康村结合苏州市“331”及“9+1”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辖区内134家餐饮类门店液化气使用情况进行了集中整治与规范,从源头筑牢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
整治村容村貌,文明善举塑新风
土地租赁让小康村越来越富,至2019年底,村集体收入从最初(并村)的150万元增加到1835万元;股金分红人均从最初100元增长到户均2000多元。各小区道路硬化、地面绿化、三线入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和社会事业逐步完善。
管道铺设
一直以来,生态环境是城郊村的治理“硬伤”。几年前,小康村同许多城郊村一样,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以前生活垃圾丢的路上、河里到处都是,污染比较严重。”村民钱利亚记得,小康村曾经户外广告杂乱林立、闲置车辆肆意停放。看到小康村经济繁荣后,在常熟市区电子厂担任包材工程师的她说服丈夫一同回乡,在开发区内的电子厂工作。她说,今天的小康大变样,柏油马路宽阔整洁,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2007年,村里还成立了农家书屋,9000余册书为村民带来充足的精神食粮,满足了小康村人的阅读需求。老村主任、老党员陈瑞生任书屋管理员,他以“经营”书屋为己任,为小康村村民广泛收集图书、分类编号、登记造册、借阅流转。为物尽其用,陈瑞生还组织暑期读书交流会、道德讲堂学思践悟等活动,把书屋变成小康村“流动的文化站”。村里陆续完善了视频播放室、篮球场等文体活动设施,并设有独立的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小康村“富”的成色愈加饱满,村民的自豪感、荣誉感也越来越强。
十多年来,小康村“蜕变”的不止“容貌”,文明的底色也日渐亮眼。“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谭建红、为富也仁馈社会的谭雪明、捐赠1000个口罩的沈叶,捐赠2000个口罩的谭永福……”村里的“善行义举榜”上,记录着村民们的点滴善举,也彰显着村民们的汩汩温情。邹斌说:“我们始终秉持‘颜值’与‘气质’兼修的思路,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风文明建设,一步步走出小康村的文明路径。”
编者按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江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高质量发展提升小康含金量,乡情乡貌变化巨大,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推出“乡村史记”系列报道,8个月来,我们走进全省240多个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笔书写百姓故事,用镜头记录乡村新貌,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力量。
汽车驶进宿迁沭阳,沿路是连成片的花苗田、木苗田。靠着种植花木技术,聚贤村在12年前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跻身全国亿元村行列,成为花木产业“排头兵”。
苏北花卉落户聚贤,搅动一池“致富水”
初冬时节,户外的冷空气直往人衣服里钻,聚贤村花卉大棚里却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铲土,将花苗装入一个个盆里。
苏北花卉
成立于1994 年的“苏北花卉”是江北地区最大的花木公司。“2003年,号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在聚贤村租了几百亩地种植花卉苗木。”公司创办人、董事长李生看中了这片河流环绕的沃土。
苏北花卉开业后,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少了,上班的人多了。“我从2005年在这里工作,每个月能至少能挣4000元,忙的时候挣5000多。”47岁的张英是聚贤村村民,每天负责修剪花木、打农药、装苗等工作。她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这离我家很近,骑车5、6分钟就到了,周末还有双休。”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2005年,李生被推举为村支书,他把种植花卉“致富经”传给村民,让村民们在自家田里种上花苗、木苗。“苏北花卉”通过资源开发利用、集体土地经营、成立村苗木公司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帮助聚贤村兴建200多套农民新居。村企共建益处多多,“农民们流转土地得地金、出租大棚得租金、参加劳动得薪金、技术创新得奖金。”
2008年,聚贤村花木种植实现了4800亩耕地全覆盖,寸土寸金,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都种满了龙柏、雪松等苗木,走在乡间小路上,就像走进了大苗圃。
游子返乡,网上创业走出“小康路”
聚贤村村民朱学梅家既种树苗,又卖花苗。她延续了种田的好习惯,自家的4亩田里,黄杨、冬青、龙柏等木苗被“码”得整整齐齐。
朱学梅
“我们家做花木生意12年了,一开始我们不敢全种花木,就先用一半地来种粮食,一半地种花木,后来看到种花木收入真比粮食高,就果断全部种上了花木。”朱学梅说,种花木之前,家里收入不超过一万块,一年下来县城都舍不得去几趟,自从种了花木,手头终于宽裕,一年能挣十几万,盖了新房买了小汽车。“有时候花木不好销,我们就去找李生书记,看他哪个工程上需要,就把我们的花木卖给他,他来帮我们销。”
聚贤村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也吸引了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他们返乡创业、发展电商,为传统花木种植注入“互联网+”的新鲜血液。
2014年,朱学梅的儿子周冬冬返乡开淘宝店卖盆栽。“我大学修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后发现村子里的花木产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有规模了,我也想在花木这块找找路子,也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门外汉”种树苗不难,但靠卖花挣钱可不简单。“花卉品种几百样,各种花的生长习性、货源、产地都要了解,不然怎么跟顾客推销呢?”周冬冬说,养花是门大学问,卖花更要成为达人才行。“一开始,我从周边小镇进货上网卖,没什么生意,就又去上了专门的课程,学到一些技巧后,网店才渐渐走上了正轨。”
周冬冬家的仓库
周冬冬家门口的小棚子就是他的淘宝店仓库,二十几平大的地方,盆盆罐罐琳琅面目,花肥、小包农药、营养液摆放整齐,纸箱、胶带、剪刀等一应俱全。初创网店之时,进货、养花、打包、发货,周冬冬一个人揽下了所有活,现在,小小淘宝店招了五六位工人来帮忙打包。看到网店势头不错,他的“野心”更大了:“接下来,我想拓展生意,做一些与花木相关的周边产业,把更多的花卉产品挂到网上卖。”
直播卖花,农民“网红”赶时髦
“诸位花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老赵,老赵是个养花主播,每天晚上八点,我都会在直播间教花友们养花。如果你不会养花、养不好花,可以把问题打在公屏上告诉老赵。”老赵叫赵登亮,30多岁的他是聚贤村的一名花卉电商,也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网红”。他在老宅后院里做了个摆满栀子、白掌鹅、长寿花、发财树等绿植的花棚,棚里放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两架补光灯就成了直播间,每天晚上8点,他在这里与30万快手粉丝准时见面。
赵登亮在直播
11年前,年轻的赵登亮像许多人一样,涌入电商大军开始“试水”,主要售卖盆栽和小型绿植。“刚开始的时候很不容易,上传照片、推广营销,我都不懂。2012 年开始,村里组织我们做电商的一起学习交流,我的淘宝店才慢慢起色。”今年花卉旺季,赵登亮的月销售额达近30万元。
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村里越来越多人“触网”,有的村民也像赵登亮一样赶“时髦”,每天晚上直播带货。据李生介绍,全村有300多户村民从事电商,去年一年,村里电商销售额超过1亿元,助推当地村民劳动力就业率高达100%。
“现在,手机是我们的新农具,直播是我们的新农活,网红是我们的新农人,依托沭阳的花卉苗木产业,我们一步一步实现了乡村振兴。”李生表示,乡村振兴靠产业,花卉苗木是村里的支柱性产业,聚贤村将继续把这一产业做强做大,让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让乡亲们的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