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 陈健
姓名:陈健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90年10月
性别:男
政治面貌:群众
单位:
金宝粮食烘干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编号:553
追梦故事:

事迹简介

陈健,男,汉族,1990年10月出生,群众,宝应县夏集镇丰收村人,金宝粮食烘干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2016年8月在高邮界首成立了扬州市金宝粮食烘干分公司,固定资产高达2000万元,年烘干粮食都在2万吨以上,年销售额2个多亿,净利润近100万元,同时,他帮扶了当地12名农村低保对象实现了就业。

事迹详情

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放弃在城里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举动似乎不可理解,但他却无怨无悔的选择了这条路。他就是陈健。

一、青春之梦: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

出生在京杭大运河畔的陈健200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北师范大学,几辈子种田为生的陈家人高兴的不得了,陈家子孙终于跳出了农门。

随着接触的外面世界时间慢慢增多,看着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一波高过一波青年创业浪潮,让他敏感地意识到,象他这样农村青年只有掌握更多知识,学会一身本领,才是立身之本。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想要在公司要干出一番事业,谈何容易。然而他凭借一颗永不言弃的心,一直寻觅着属于自己的舞台。他在公司努力工作,不到一年就干上了产品经理,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了,为陈家争了光,添了光彩。但是一心敢于创业的他不甘心那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怀惴着一个梦想,一颗狂野年轻的心,于2015年回到了家乡,来到了他姨夫的公司——扬州市金宝粮食烘干有限公司打工。

二、而立之梦:服务乡村百姓,助力乡村振兴

回到家乡的陈健,在姨夫公司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粮食烘干技术与管理经验。诚如一句名言,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凭着在打工期间所学的管理经验和粮食烘干专业技术,还有农村孩子一贯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品格,陈健很快就得到姨夫的认可赏识,从众多的“打工仔”中脱颖而出,一年后拿出自己在杭州打工积累的一些存款,再加之姨夫和舅舅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8月在高邮界首成立了扬州市金宝粮食烘干分公司,陈健当上了“小老板”。陈健在杭州打工期间不仅丰富他的人生阅历,更开阔了他的视野,分公司通过他几年的努力拼搏,企业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如今分公司固定资产高达2000万元,年烘干粮食都在2万吨以上,年销售额2个多亿,净利润近100万元。

快到而立之年的陈健从一个“小老板”通过几年的打拼也变成远近闻名的“大老板”了。富裕后的他始终不忘当年回来创业的初衷——服务乡村百姓,助力乡村振兴。现如今他的粮食烘干业务辐射周边近10各乡镇,服务近10多万户农民。夏秋两季每逢遇到阴雨天气,陈健总是首先安排收购刚刚从事粮食种植的大户和老弱病残的农户,不但不压价而在条件许可下还适当给他们最好的价格。种粮大户翟桂亮深有体会的说:“去年秋季,连续阴雨,我三百多亩稻子要不是陈老板,那损失就大了,有可能就会‘跑路’。”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翟桂亮是刚承包的农田,成本投入已经是尽其所有,外面还有农药、肥料的欠账,看到到手的收成天老爷不帮忙,连收割机都不愿意给他收割,翟师傅急的直跺脚。翟桂亮用他那颤抖的声音继续说:“就在我急得要命之时,陈老板得知此事,组织机械上门冒着雨帮助我收割,又立即拖运到他的公司进行烘干。当时担心陈老板肯定在价格上会‘宰’我一把,可是等到结账时,不但没没有‘宰’,还比我预估的价格高了一点。损失几乎没有,还赚了十多万元,这多亏陈老板的帮忙、支持呀!”

像这样帮助种粮大户走出困境的故事还有不少,家住高邮马棚的种粮大户张星文也有这样的感触。说:“陈健对我们这些种粮大户十分关心支持,去年我也享受到了陈老板的‘优待’,让我更有信心把田种好,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老弱病残农户是陈健几年来一直关注关心的重点,每逢看到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推着三轮车,把一袋袋粮食送到他的公司时,时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陈健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他深知自己的祖辈也是农民出生,也是像这些爷爷奶奶一样。从那以后陈健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年夏秋两季对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老弱病残农户种的粮食,开车上门高价收购,让他们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几年来陈老板为周边老弱病残农户收购粮食上万吨,无偿奉献数万元,使周边20多户农户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小康生活。孤寡老人峁登领家里种了几亩地,由于年老体弱,无力耕种,陈健平时组织公司员工帮助峁老,还在公司安排他做做杂活,使原本贫困的家庭现在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企业员工郁友科逢人便说,如果没有陈老板,我家还在困境中挣扎。原来郁友科家属患有精神分裂症,直到四十多岁才生了个儿子。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老郁,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强健的体魄,打工谁也不要。陈健知道后,上门请他来公司做门卫,一年给他三万多元的报酬。老郁兴奋地说:“是陈老板让我家提前脱了贫,过上了好生活,儿子也成了家。陈老板是我们贫困户的福星!”

今年65岁的汤学才也是个贫困户,自从到了陈老板公司后,虽不懂技术,但人很勤快,每月开他3000多元的工资,也让他加脱贫了。

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陈健坦然地说:“我回到家乡就是服务乡村百姓,助理乡村振兴,奋力拼搏人生。”创业艰辛磨练意志,奉献爱心彰显品质。面对今后的人生,而立之年的陈健表示,我将继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为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