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 李元朋
姓名:李元朋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1年6月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单位:
苏州市公路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现挂职太仓市沙溪镇虹桥村党委第一书记
编号:533
追梦故事:

事迹简介

李元朋,男,汉族,1981年6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苏州市公路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现挂职太仓市沙溪镇虹桥村党委第一书记。对于李元朋这位从乡间走出来的农村孩子来说,曾经发奋苦读,为的是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2019年5月,面对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面对两个年纪尚小需要照顾的双胞胎女儿,他却毅然选择了再次回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挂职以来,李元朋以村为家,与虹桥村党委、村委和百姓齐心协力,全面推进虹桥村党建工作、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开启了虹桥村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事迹详情

一、建设百姓家门口的党建堡垒、服务窗口,燃起“虹桥红”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一个村的发展,关键是看村“两委”班子。班子强弱,关键看党建水平如何。虹桥村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198名党员散布于全村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党员年龄普遍较大,60岁以上党员占比72%。阵地缺乏是困扰虹桥村党建工作多年的一大难题。每当开展组织生活时,白发苍苍的老党员们,顶风冒雨赶来村里唯一党建阵地——昏暗简陋的大会议室,夏天一身汗,冬天一层霜。面对这些信念坚定的老党员,李书记暗下决心任内一定要解决这一难题。

面对场所缺乏,资金困扰,经过走访调研,带领村“两委”创新思维,“化整为零”,利用现有的老年人日间照料点,改造升级成为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党建阵地建设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筹集资金70余万元,打造三个片区百姓家门口的党建服务堡垒,阵地问题迎刃而解。硬件解决了,软件要跟进。发力打造“虹桥红”党建品牌,实施品牌引领,通过夯实基础党建、抓好行动支部建设、开展主题党日、书记接访日、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多项举措,让党员走进百姓生活、走进群众心坎。李书记还积极拓展虹桥村党建平台,协调虹桥村与多家单位打造党建联盟,提升虹桥村党建水平,全面燃起虹桥村的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

二、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增强造血能力,找准产业致富路

习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实现脱贫致富,输血帮扶重要,增强村集体的造血能力更重要。面对日益破旧的工业厂房,面对农业发展的功能区定位,虹桥村集体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极。这个增长极便是虹桥村的6000余亩耕地。发展壮大虹桥村集体经济,就是要把村里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土疙瘩”,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但是发展思维传统,农业基础设施滞后便成为虹桥村农业发展不得不克服的拦路虎。

思路决定出路。在分析形势,权衡利弊滞后,李书记带领村“两委”制定了农业发展规划,坚定地走上了高质量农业发展道路。推进完成了虹桥村农业自主品牌“仓虹米业”商标设计注册、包装设计印刷。面对多年不能解决的“卡脖子”难题,在属地政府的支持下,启动虹桥村烘干房、冷藏库和机库房建设,计划投资约1200万元。在苏州市、太仓市农业农村局指导支持下,创建“苏州大米”品牌基地,借助苏州大米品牌、技术优势,提升虹桥农业发展质量。赴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太仓市电站村等学习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稻米+”的生态种养模式,不断丰富产品体系。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扩大虹桥大米知名度和销售途径。加强和苏州电商协会合作,积极筹建虹桥村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中心,探索与邮政微商城、苏州日报报业微商城等电商平台合作,全面搭建农产品销售渠道,竭力解决销售之忧。

三、建设惠民工程,帮助虹桥村百姓走得便捷、走得安全

水做的灵秀江南,赐予了百姓丰富的物产,也给百姓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虹桥村更是十米一浜,百米一湾。没有桥梁的衔接,百姓出行只能绕行。

民之所需,心之所想,力之所及。在2017年帮助虹桥村筹资70余万新建北部张泾桥,解决了张泾片区出行不便问题基础上,2018年至2019年,李书记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支持下,筹资150余万在虹桥片区建设陶泾桥、顾丫泾桥,切实解决片区南北两侧百姓出行问题。2019年,得知曾湾片区横浜桥结构出现破损成为危桥后,协调市交通局筹集资金80余万,帮助新建横浜桥。面对虹桥村通往沙溪镇区南北只有一条通道的困境,在市交通局的支持下,积极协调属地政府,新建一座桥梁,打通虹桥通往沙溪镇区的南北第二通道,将有效避免南部片区百姓逆行204国道带来的安全隐患。

百姓的安全出行是头等大事。组织启动了虹桥村75公里村组道路安全状况调查工作。开展相关的安全隐患评价,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为村民百姓系牢“安全带”。排查安全提升点36处,计划投资7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正在开展招标工作。为解决虹桥村村组道路路面狭窄,会车不便的实际困难,李书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建设村组道路汇车点20处,550余平方米,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米的难题,目前已建设完工。

习总书记说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这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苏州交通人正以强烈的答卷意识,用真心、真情、真行动,携手虹桥村党员群众,共建“虹桥红”,走上一条乡村振兴的金色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