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
姜小亮,男,汉族,198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南通市海安市洋蛮河街道品建村党总支副书记。作为海安市“百姓名嘴”班班长,姜小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时代新思想,党的创新理论,时事政策开展宣讲100余场次,受众5万多人有效推进了理论大众化。他组织设立了“邻里小站”,开展系列“走心”活动,把身子“沉下去”,把意见“带上来”,真正做好为民解忧人。他创新“初心号”红色列车项目,把各项工作“装进”各节“车厢”,用群众点单、列车派单、车厢接单、群众评单等“走心”服务,为村民办实事。共发车50余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为民办实事50余件,点亮党员群众微心愿80个,解答群众疑问100多个,兴办民生实事工程10件。
事迹详情
姜小亮,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但他有着多重身份:退伍老兵、“百姓名嘴”、我帮您志愿服务站会长,而最多被人记住的则是村里的副书记、村民的好干部。乡村工作,脚上沾多少泥土,心中便有多少真情。
一、初心不改,一辆列车诉党音
来自农村,当兵8年的他又回到农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从“我不会”到“我可以学”,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大多时间都扑在工作上。通过脚步去丈量村组、田间地头每一个角落,刚入职的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走访一户村民、每周召开一次村民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每季干成一件实事”的目标。该村20个村民小组都常看到姜小亮的洒满朝阳的身影,也因此他从村民那了解了不少对村容村貌、农业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姜小亮创新推出“初心号”红色列车党建项目,通过群众点单、列车派单、车厢接单、群众评单等系列“走心”服务,让“初心号”不断“热”起来,让党员干部真正“动”起来,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米”。就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初心号列车也没有停运过,姜小亮通过微信、短信、大喇叭等方式,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疫情防控知识送到群众手边,坚定了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项目很快引起了省市领导关注,海安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办公室到村进行项目启动活动。江苏省委宣传部、新华报业集团、学习强国平台到品建村,围绕“初心号”项目主题开展活动。
截止目前,“初心号”红色列车共发车50余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为民办实事50余件,点亮党员群众微心愿80个,解答群众疑问100多个,兴办民生实事工程10件。
二、脚踏实地,一条板凳贴民心
面对一个全区考核排名垫底的品建村,刚上任的党总支副书记姜小亮迎难而上,倡导创立“邻里小站”,从“心”出发,让“民声”贴近“心声”。每天清晨,他都到农户家中走访,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想事情,倾听民声,体悟民情。
每到秋收季节,秸秆“双禁”是村的头等大事。头顶烈日,撸起袖子,手持铁叉,带领群众将河坡、道路上堆积的秸秆及时清运是村干部连日来的日常。禁烧解决了,可村民又偷偷乱抛乱洒,姜小亮常常急得直跺脚。某天一早,他来到农户家,卷起裤腿角,坐上小板凳,真诚地叫着大爷、大妈,和他们唠起了嗑。村民老范告诉小亮书记“这秸秆咱用不上,没地放,没人收,不扔,咋办?”
姜小亮把老范的话记在心上,多方奔走,通过村党总支联系到海迅集团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发电,迄今已经让群众获利3万余元,“生态包袱”终于变成“绿色财富”。他很自豪,虽然晒黑了变瘦了,但和农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三、解困纾难,一双粗手助村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实现农村强、百姓富是品建村的大任务。回想过去的品建村,村级经济薄弱单一,村基础设施匮乏。刚到村子那天,下着大雨,村民老喻拉着他的手说,“我知道你是镇上派下来的干部,你要不嫌弃,就坐我的自行车,认认咱村里的路。”一条条泥泞的乡间道路,一个个破旧的灌溉沟渠,遇上这雨天,才知道,什么叫下不去脚。要致富,先修路。但近10公里的破旧路,得花费500多万,钱从哪里来?他决定带领群众一起干!
村党总支建机制,强班子,发动群众放手干,创新开动“初心号”红色列车,用“群众点单、列车派单、车厢接单、群众评单”等走心服务,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没想到,这一下子火了。学习强国平台专门到品建村直播“初心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品建村成功获得4000余万元资金的智慧农业项目投入。实践证明,实打实带领群众干,才能开好乡村振兴的“初心号”,拓宽农民致富的“金路子”。
有人说,乡村工作难开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工作难落实到位。姜小亮却不这么认为,他坚信,“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