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
孙加奎,男,汉族,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作为重症医学科的“特种兵”,2月9日随队出征武汉同济医院。他第一批请求进入污染病房,和同事在一个多小时内收治47名患者;主动为病人做风险大的穿刺,“快狠准”的技术赢得同行认可;他用精湛技术为患者守住了生死之门。实现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被国家卫健委“迅速复制推广成功经验”。作为科室科研组长,他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和临床技术发明,主持国家级和南京市项目2项,发表SCI 多篇,研究成果被美国、欧洲等国际权威组织列入治疗指南进行推荐。他主持改良的鼻肠管技术被应用到新冠肺炎救治中,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
事迹详情
奔赴武汉,战斗在抗疫第一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医护人员、中共党员,他在得知医院召集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时,多次积极申请报名。早在年三十晚,江苏省组织第一批医疗队出征时,孙加奎就是科室第一报名的,当时医院综合考虑后,未选派ICU医生。2月8日晚,医院组织第二批医疗队时,他特意给科室主任打了电话,再次请战湖北。元宵之夜,他和南京市第一医院的56名医疗队员10分钟集结完毕,迅速组建驰援武汉医疗队。2月9日,他随江苏省第五批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所在的南京医疗二队整编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E1-5病区。面对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他和队友一起奋战一个多月,成为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的3支江苏省“最佳战队”之一,被国家卫健委调研同济光谷院区后“迅速复制推广成功经验”。疫情局势好转之后,大部分援鄂医疗队撤离,但他主动选择留在武汉救治病人,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继续和时间赛跑,给每一位身处磨难的同胞带来生的希望。
孙加奎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宝不到6岁,小宝一岁半,大宝知道爸爸要武汉的消息后哭成泪人。面对家人的不舍和担心,他这样说,“家庭需要我,但前方攻坚阶段,前方的同行们需要我们,前方的病人需要我们。我在ICU干了8年,深知ICU医生对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性。”到武汉后,孙加奎第三次主动请战,成为第一批进入污染病房的ICU医生。在凌晨2点半左右开始的一个多小时内,收治了47名患者。他在给妻子的回信中写道:“工作量巨大,但是看见病人们走进病房那安心的神态,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天进入污染病房的穿、脱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洗手15次以上,耗时约40分钟,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不睡不上厕所,生理和心理上的极大挑战没有打垮他铮铮铁骨,而看到病人康复出院,他却哭了,“看到他们走出医院大门的那刻,我居然哭了,是开心哭,为他们高兴,这种心情你能体会吗?”
选择ICU,竭尽全力守住生死之门。在抗疫一线,ICU医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穿刺和插管,面对高度传染性的新冠肺炎患者,除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来的不便外,每一次穿刺和插管都会增加医生被感染的风险。孙加奎为了更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和减低护士们的被感风险,经常主动为病人做穿刺。他“快狠准”的穿刺技术赢得同行的认可和尊重。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一位67岁带着气管切开呼吸机的病人做动脉穿刺时,“一针见血,3秒完成整个过程。”这精湛的技术源于他平时的勤勉,工作中他努力掌握临床技能,夯实基本功,用熟练的技术对每一个病人负责,穿刺尽量做到“指哪穿哪、一针到位”。他用不放弃不气馁陪伴病人渡过难关,尽可能让每一位患者都可以得到明确诊断,有效治疗,脱离危险。2月28日晚,他与同班医生收治了一名75岁的危重患者,胸闷气喘严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紧急行床旁心肺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并伴有严重心肌缺血,病情极其危重,他第一时间将诊断结果上报医疗队,连夜谈论确定治疗方案,争取了最佳救治时间,最后老人不仅新冠肺炎得到控制,肺部病灶也逐步吸收,康复出院。在武汉的40多天,他一方面为病人做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一方面抽空与战友们商讨治疗方案,为重症患者守住希望,与死神抢人。在他们的坚守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病人转危为安,健康出院。
坚守科研,精益求精追求学术突破。孙加奎一直坚信,临床工作与临床科研并不矛盾,正确的科研思维,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总结经验,探究规律,提高疗效,最终造福患者。在抗疫前线,他仍然不忘前沿学术的学习和研究。作为科室科研组长,他紧跟重症医学的新发展前沿,对脓毒症、重症胃肠功能障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开展临床新技术、新发明、新操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D103介导的Th9细胞归巢在脓毒症肠粘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研究”和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项目“Th9/IL-9在早期肠内营养维护脓毒症患者肠粘膜屏障中的作用研究”,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项目多项。已发表SCI论文近20篇,相关研究成果被美国、欧洲等国际权威组织列入治疗指南,并进行推荐。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全省较早改良了重症患者床边放置非螺旋型复尔凯鼻肠管技术,成为江苏省较少掌握运用此技术的专家之一,该技术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第1完成人)。目前该技术除了在江苏省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在武汉抗疫一线,被应用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助上,有效提高了病人营养摄入效果,为进一步的营养支持、加速恢复创造了条件。
作为一名ICU医师,孙加奎深爱自己的职业,他秉持医者仁心、坚守救死扶伤的初心,以“病人不出院、我们不离开”的信念,在武汉战斗到了抗疫胜利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