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
陶爱峰,男,汉族,1986年3月出生,入党积极分子,扬州市邗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科副科长、新冠疫情核酸采样组负责人。新冠疫情期间荣获“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连续两年到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和四川省甘孜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多次荣获区先进个人表彰。
事迹详情
2019年1月21日,正值农历春节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扬州市邗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陶爱峰,用连续7个多月无休阐释了一个疾控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践行者。
一、争分夺秒,迅速应对 开展流调工作
大年初一晚上七点多,年夜饭还没吃完,接到单位紧急电话“因疫情防控需要,明天开始回单位上班,24小时待命”。接完电话的陶爱峰没有迟疑,跟爸妈解释了几句后立即收拾好衣物,带着妻子和两岁多的女儿驱车驶离老家。
单位成立抗疫小组,成为流调一员的陶爱峰,深入医院对接诊医生调查、询问;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密切接触者电话、视频流调。本着一丝细节都不能遗漏的原则,电话流调出现沟通困难时,陶爱峰在穿戴好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后立即前往密切接触者隔离点面对面询问,记录。回来撰写流调报告,及时提交密切接触者行动轨迹,为疫情管控提供有力支撑。
二、身先士卒,不畏艰险 主持核酸采样工作
根据政策调整,1月31日晚单位成立了核酸采样小组,对于面对面接触密切接触者和可能的阳性患者的高危局面,陶爱峰毫不畏怯,主动请缨负责核酸采样事宜。
采样现场。陶爱峰不停地要核对被采样者身份信息,填写姓名贴在采样管上。同时还要时刻观察采样人员是否跟被采样者有接触,一旦发现要及时提醒消毒人员将接触部位进行消毒。为了保障被采样者的安全,整个采样过程都是由120闭环运送的。每去接一个人的时候陶爱峰都会电话联系好,采样结束再由120送回。绝大部分人都很配合,有时也会遇到不配合的情况,本来事先已经联系好,可救护车刚到楼下,临时变卦,不愿意接受采样,陶爱峰就得进行反复劝说和心理疏导,有时电话能煲十几二十分钟,本来估计好工作时间,会因为不确定因素而拖延很久。
办公室。每天所有被采样者的身份信息、采样信息要全部整理好,入录电脑。随着时间推移,入境核酸采样人数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设立了7个隔离酒店,加上密切接触者隔离点,每天有8个采样地点需要去核酸采样。陶爱峰每天审核名单到凌晨一两点,再把第二天需要采样人员名单全部分类打印好,安排好白天需要的车辆和采样人员后才下班。陶爱峰的同事经常惊讶于,每报出一个人的名字,他都能准确的说出分类和隔离点。陶爱峰说要将所有人员信息都熟记于心,才能确保在需要检测的时候能做到有的放矢。
物资库房。抗疫初期,物资紧张,陶爱峰每天都会亲自要整理好第二天需要用的防护物资。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清点剩余物资。精确配备,将有限的防护物资最大化使用。在保障现场工作需要的同时,想办法购买补充。
三、严谨规范,按部就班 稳步推进抗疫工作
采样点的布置,风向的选择,采样、消杀、一般工作人员的站位,被采样者进来的方位、采样的位置、离开的路径等等这些现场工作,每一步都能看到陶爱峰的身影。他说“我们最多半天核酸采样近500个,这叫能打硬仗;但是我们更要保护好我们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保持健康持久的工作状态,这叫能打持久仗”。对于现场采样工作陶爱峰制定了严格的“核酸采样作业指导书”、“核酸采样现场消毒手册”等一系列保障核酸采样工作规范、安全开展的资料文件。不断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连夜突击采样,再比如保障开学的短时间大规模相关人员采样等等,在着一系列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手册的保障下,核酸采样工作一直安全、稳定、有序、高效的开展。
作为邗江区核酸采样负责人,疫情期间陶爱峰每天接打电话将近两百个,时常是一个电话没结束,另一个电话就进来了。他开玩笑的说,幸好年前换了手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口号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是用一点一滴的工作夯实出来的。17年前SARS来袭,陶爱峰作为一名高中生第一次认识传染病,第一次接触卫生防疫工作,第一次被医务工作者没日没夜的工作所感动。大学专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预防医学,17年后用实践去保护人民,陶爱峰用传承阐释了一名疾控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