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救灾 > 姜岱山
姓名:姜岱山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6年10月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南通大学医学院讲师
编号:625
追梦故事:

事迹简介

姜岱山,男,汉族,198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南通大学医学院讲师。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支援前线,被编入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先后在病情最危重、救援工作最艰巨、感染风险最大的黄石中医院ICU和黄石中心医院ICU工作39天。

事迹详情

姜岱山2013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至今已在急诊工作岗位上走过7个春秋。作为一个急诊医学科医生,岗位平凡却又特殊。与其他科室的医生不同,急诊医学科会接触到各种各样急重症患者,这就需要急诊科医生具有更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姜岱山认真负责,对待病人耐心细致,熟练掌握急诊内科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急诊处置,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高级生命支持等急重症常用技术。在工作中注重提升自我修养,主动参加重症超声、ECMO、重症医师资质培训等多个培训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尤其在2018年通大附院急诊ICU扩建后,积极学习并开展重症血液净化、重症床旁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新业务、新技术,同时关心公益和学术活动,多次参加志愿活动,曾在学术年会及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中担任讲师。

一、白衣执甲 一夜成军

今年2月10日晚上接到援鄂任务通知,2月11日上午出发赶赴湖北黄石,姜岱山的心中没有一丝犹豫和慌张,他与家人电话联系,告知支援计划,安排准备事宜。疫情爆发以来,不断有各地的医务人员逆行湖北,他早就写下请战书。因为在他心中深知一个道理,没有小家,哪有大家。他明白,作为一个医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这是一个医生的职责所在,为国出征,义不容辞。

二、克服恐惧

不惧挑战

到达黄石已经是2月11日深夜,姜岱山被编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李卿主任带领的ICU团队,经过短暂休整和培训学习,很快进入黄石“小汤山医院”--黄石中医院的ICU病区。在这个病区收治的全部都是危重型的新冠肺炎患者,几乎每个人都需要靠纯氧来维持生命,几乎每个病人都会随时离我们而去。即使他是长期在急诊、ICU一线工作,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压抑。

ICU病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多,动静脉穿刺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机械通气、ECMO、感染风险极大的气管插管,以及随时出现的心肺复苏,穿上防护装备,行动明显受到影响,平时非常熟练的操作也可能变成挑战。因此每个班都是对身体的极限考验。

三、在历练中成长

临出发时,姜岱山对家人说,“你们不要担心,就当我是去那里进修学习的。”虽然是安慰家人,但也是他的真实心态。他说:“我在ICU工作时间并不长,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真有点担心自己不能完成好组织交给我的工作任务。”战斗是最好的检验,平时所学的各项技能都在这一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某天下午5点多,得知ECMO治疗的患者更换膜肺,需要人手,正要去吃晚饭的姜岱山立刻再次出发前往医院帮忙,尽管那天上午已经参与一个病人的抢救2个多小时,他依旧没有一丝犹豫。他说这样的锻炼机会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那一天,他在ICU病房内工作了将近8个小时,回到房间的他还不忘把抢救过程及时记录总结。

从黄石中医院到中心医院,他一直战斗在病情最危重、工作量最繁重、感染风险最大的ICU。回想起这段特殊的经历,他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平时的努力不会白费,应该坚持学习,不要满足现状,要不断进取。能将平时所学的技术运用起来,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中大医院ICU专家的认可,我感觉平时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如果说这次疫情是一次考试,我很高兴我合格了。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技术,更深切地感受到ICU医生对挽救生命的执着。在黄石的39个日夜,必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