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岗敬业 > 潘云峰
姓名:潘云峰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92年3月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单位:
南京市江宁区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科一级行政执法员,中共江宁区城市管理局党委机关党总支纪检委员
编号:143
追梦故事:

事迹简介

潘云峰,男,汉族,199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南京市江宁区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科一级行政执法员,中共江宁区城市管理局党委机关党总支纪检委员。他深入研究环卫机械化作业规定,结合现场作业情况,拟定了一套符合实际的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计算方法,通过与区“智慧环卫”平台开发商的多次研讨,他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计算方法成功导入区“智慧环卫”系统,江宁区城管局成为南京全市首家能够通过系统准确查询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的单位,极大提高了江宁环卫智能监管水平,大幅降低了环卫管理的成本。

事迹详情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年轻人,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2016年6月,潘云峰怀着对城管事业的憧憬考入江宁区城管局。2017年,潘云峰因工作表现优异被调入局环卫科,从事全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自进入环卫科工作以来,潘云峰连续三年荣获“南京市环卫管理先进个人”,荣获“2018年度江宁区区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第十三届江宁十佳青年荣誉奖”。

一、创新环卫作业模式,提高环卫作业质量

刚进入环卫科工作时,他发现环卫作业采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的传统方式,主要依靠保洁员手拿大扫帚进行清扫,洒水车、机扫车等机械化设备作业频次较低,环卫作业质量和效率都不高。为改变这一局面,他创新优化原有环卫作业模式,大力推行环卫机械化作业,全区主次干道落实科学化保洁举措,气温高于4℃每天安排1次冲洗、2次洗扫、3次洒水;精品道路推广采用“组合作业”模式,机扫车、洒水车、高压清洗车同时编组作业,道路保洁由“清扫”向“清洗”转变,实现“路见本色”;慢车道、人行道推广使用小型“单兵”水扫、水洗设备,彻底清除路牙及人行道面砖积灰,全面提升道路精细化作业水平。同时,针对夏秋季部分路段落叶较多的问题,他一改原有人工普扫落叶方式,指导环卫作业单位一个保洁片区配发一台吹雪机,采用“人机结合”的集中清扫方式,一台机器吹落叶,一名保洁员将落叶扫成堆,一辆垃圾收集车及时清运落叶,有效提高环卫清扫效率和质量,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此外,他将环卫清扫保洁与大气污染防治紧密结合,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期间在东山主城区试点雾炮车降尘,目前这一模式已成功向江宁全域进行推广,夏秋季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区主次干道均实行雾炮车不间断喷淋除尘,全面控制道路扬尘,提升道路洁净度。

二、创新环卫监管方法,提升环卫管理水平

随着环卫作业模式由“粗放式”转为“精细化”,传统依靠人员对环卫作业情况进行监管的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环卫管理的要求。因此,潘云峰大力促进环卫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在他的倡导下,全区95%以上的环卫作业车辆安装车载智能终端,全区所有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公共作业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相关环卫设施设备均接入区“智慧环卫”平台。环卫管理人员通过区“智慧环卫”平台,即可远程在线实时检查环卫车辆作业质量和时速,以及中转站、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的保洁管养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现场整改,缩短问题响应时间,提高问题处置效率,有效强化了公厕等环卫设施的日常保洁监管。同时,原先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查询完全依靠人工进行计算,需要检查人员前往每条道路查看现场情况,依靠电子地图核对每辆环卫车的作业轨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深入研究环卫机械化作业规定,结合现场作业情况,拟定了一套符合实际的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计算方法,通过与区“智慧环卫”平台开发商的多次研讨,他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计算方法成功导入区“智慧环卫”系统,江宁区城管局成为南京全市首家能够通过系统准确查询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的单位,极大提高了江宁环卫智能监管水平,大幅降低了环卫管理的成本。此外,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道路“以克论净”的检验方式,每周对辖区内大气监测省控点、市控点周边1公里范围内所有道路以及精品道路进行量尘考核,要求相关道路积尘不超过3g/㎡,督促环卫作业单位进一步提高环卫保洁标准,积极打造全市环卫保洁标杆,以实际行动扮靓江宁城市容颜。

三、创新环境整治内容,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遇有“环境卫生提升月”、“文明城市迎复审”等特殊任务时,他每天都会主动前往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周边等环境整治薄弱环节进行巡查,“跑街”找问题是他每天的日常。通过悉心观察和总结,他发现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是清理绿化带内卫生死角,清除河塘沟渠内暴露垃圾,铲除沿街立面各类喷涂张贴,但对垃圾桶的整治不彻底、不到位、不全面。因为摆放在主次干道沿线的大垃圾桶不仅普遍不加顶盖,而且经常出现垃圾桶满溢现象,沿街摆放的垃圾桶已成为环境整治中最大的“卫生死角”和“消杀盲区”。他向局领导提议新增环境整治内容,全面撤除城区主次干道沿线的垃圾桶,创新公共区域垃圾收运方式,指导全区各环卫管理单位撤除辖区内主次干道垃圾桶,推行“两定两直”的垃圾上门收集方式,即保洁员“定时定点、直收直运”沿街商户、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从根本上杜绝垃圾桶满溢现象,彻底消除道路污染源。与此同时,他将城镇区域主次干道“撤桶设点”的经验做法向农村区域复制,撤除村庄道路沿线大垃圾桶,所有农户配发“干湿”两分类桶,采取小桶入户、撤桶并点、上门收集、就地就近处置的方式,建立健全“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街分类转运、区分类处理”的分类收运体系,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如今,全区道路街巷沿线摆放的大垃圾桶已基本撤除,取而代之的是摆放在路边整洁美观的分类果皮箱,以及在自然村口规范设置的垃圾分类集中转运点,江宁全域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勉励青年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作为一名90后,潘云峰入党时的那份初心从未改变过,那就是做最细小的事,做最实干的人,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努力贡献环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