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江苏网特别策划推出“非凡十年 只此青绿在人间”系列策划,从“山”“水”“林”“田”“湖”“草”“沙”七个板块,客观展现中国这十年,绿色发展理念在广袤的土地上发荣滋长、开花结果。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一同领略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亿万人民植树绿化的步伐坚定不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据《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188.02亿吨,总碳储量91.86亿吨。众人植树树成林,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筑起了我国的绿色长城。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2021年8月,习近平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讲话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塞罕坝的115万亩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2017年,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
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2021年3月,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福建三明作为全国林改的先行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碳票、林票等制度创新,推动林改再出发。
2021年5月,在三明林业碳票首发仪式上,常口村领取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2022年,常口村村民收到了首次出售“空气”的收益——林业碳票分红14万元。好生态带来好收益,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原始的栲绿、沁人的茶绿、灵动的竹绿、平静的湖绿……三明人通过以“改”解题,点绿成“金”,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2019年7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的讲话
马鞍山林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曾经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春天一刮风就起沙尘暴、夏天一下雨就发洪水。
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抚育管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马鞍山林场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特别是近5年来,林场紧紧抓住国家重点工程和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等重大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000余亩。
从荒山秃岭到“塞北小黄山”,从山穷水尽到物阜民丰,从森林覆盖率不足40%到98.86%,马鞍山之变,是生态之变、生存之变,也是时代之变。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价值体现。“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2019年1月,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的讲话
未建城,先植绿。2017年11月,雄安新区启动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项目,“千年秀林”工程正式拉开大幕。
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身份证”,对苗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千年秀林”通过尊重自然,给予树木适当的人工干预,打造一个自然衍替、生生不息,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的千年森林。
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2017年4月,习近平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时指出
广西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内,4.5公里长的海岸线蜿蜒逶迤,这里集中分布有红树林、盐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态系统。
2017年至2022年,北海红树林面积增加约127公顷,目前北海市共有红树林面积约4211公顷。
5年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海洋底栖类生物由66种增至206种,鸟类由136种增至195种。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
——2016年5月,习近平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考察调研时提出“林区三问”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这里的莽莽林海曾面临“透支”风险。变“采山”为“种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生产力,伊春以自身行动交出“林区三问”的答卷。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
因地制宜利用森林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成为伊春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向森林要食物,向林下要空间,是如今的林区人找到的新的发展路径。
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
10年来,伊春新增红松果材兼用林7.78万公顷,新增红松纯林0.61万公顷。如今,伊春森林覆盖率达83.8%。
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
无公害棚室香瓜绿色种植、黑木耳棚室挂袋立体栽培、农家乐和民宿兴起……伊春人捧起生态金饭碗,依靠好生态吃上“绿色饭”。
结语
“林草兴则生态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素材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新网、中国雄安网等
版权说明:《习语常听》等“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的原创学习产品,如需转载和使用,请与025-58682019联系。未经允许,任何网站或单位不得非法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