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习语常听 | 共同守望中国多彩大地
2022-06-09 11:04: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导语

“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中,土地与他的成长密不可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土地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紧紧相连。土地稳,人心定。让我们共同守望祖国的多彩大地,一起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土地情”。

 

改造黄土地 向山沟“要”耕地

“为啥吃不饱饭?就是因为土地太少了。这里打上坝,以后梁家河的子子孙孙都会受益。”

梁家河地处黄土高原,山多地少,

当时老百姓靠天吃饭,常吃不饱。

1974年,

20岁的习近平

挑起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带领乡亲们修筑淤地坝,

他起早贪黑打出的坝田至今肥沃。


治理红土地 锲而不舍治理水土流失

“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

福建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

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这里的水土流失治理,

同样倾注了习近平的巨大心血。

在福建工作期间,

习近平曾先后5次深入长汀调研指导,

发出了彻底消灭荒山的动员令。

如今长汀“生态美”“百姓富”,

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


保护黑土地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要保护好黑土地,这是‘耕地中的大熊猫’。”

“一两黑土二两油”,

黑土是世界上公认的肥沃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深入考察

三江平原腹地、吉林“黄金玉米带”,

为保护黑土地开出良方。

在田间地头,在有关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强调,

要切实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听习语

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2020年7月,习近平走进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考察调研时强调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

素材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新华网等

版权说明:《习语常听》等“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的原创学习产品,如需转载和使用,请与025-58682019联系。未经允许,任何网站或单位不得非法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

标签:
责编:毛震佳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