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聚焦 大会日程 主题分享 圆桌会议 创新传播 大会流影 VR视角 大咖寄语 精彩网信
中国江苏网 > 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峰会 > 主题分享 > 正文
双传学.png
 
新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双传学

  互联网连接万物,我们已进入“在线世界”。从铅与火到数与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态、媒体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媒体工作的根本遵循、行动指南。

  融合发展是一场传播革命,是一场舆论竞争,也是一次历史机遇。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7.5亿,手机网民达7.24亿。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在哪里。从纸媒转向全媒、智媒,推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深度融合,将互联网这一“最大的变量”变成“最大的正能量”,正是我们的机遇所在。抓住历史机遇,推动创新发展,开创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新格局,是传统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使命。这里,我用四对范畴来谈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对于融合传播的思考和探索。

  一、智能与智慧:未来媒体是智能媒体,更应是智慧媒体

  新华日报脱胎于纸媒。为新中华而生,至今初心如磐;应新时代而动,由来笃志不倦。当前,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与媒体不断交互。我们看到,在媒体“国家队”中,“媒体大脑”等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方兴未艾,机器学习和智能推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资讯类客户端应用到新闻内容的推荐、分发和匹配中,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传播的各个环节。

  未来的媒体是智能媒体,更应是蕴含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智慧媒体。毕竟,再先进的技术也是冰冷的,只有人与思想,才能让新闻和报道产生温度,表达情感与价值观。

  在采用新技术打造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的同时,新华日报确立“思想立报、精品立报”的发展导向,探索党报的智库化转型,推动内容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什么上,更加重视精品生产,提供更有深度、更有思想含量的“智慧产品”。二是在如何生产上,调整组织架构,成立媒体型智库,集聚研究型记者以及不同专业智库专家的力量,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对新问题进行先探索,对老问题进行再研究,对热问题进行冷剖析,对冷问题进行热思考,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金点子”,让“文章”变成“文件”、“谋划”影响“规划”、“对策”融入“决策”。贡献原创性思想、标识性概念、创造性行动方案。这是衡量智库思维深度、思维敏锐性和思维创造性的标志,也是衡量党报智库功能发挥水平的标志。既要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又要启智育民、引导舆论。在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党报必须把天线拉得更长,触角伸得更远,关注舆情动态,关注网民意见,干预热点事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当好社会思潮的“瞭望哨”、热点问题的“解说员”,在众声喧哗中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起到“压舱石”“定音鼓”的作用。

  二、理论与舆论:用理论引领舆论工作,用舆论助推理论传播

  党报既是信息传播媒介,也是理论创新平台。如何统筹运用好理论与舆论两种资源、两种力量,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在双向互动中打造话语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话语背后的力量是思想、是道;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这些重要论述既鲜明指出了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贯道”的重要性,也深刻阐明了理论与舆论同向同行的传播规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理论和舆论这两种力量统筹起来,用科学理论引领舆论,用正面舆论助推科学理论的传播,努力发挥理论和舆论的正向叠加集成效应,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当好思想理论创新的“先导”。多元平台融合传播,扩大理论宣传影响。前段时间有个热门游戏叫“旅行青蛙”,在我们新华日报,理论评论员被亲切的昵称为“江东之蛙”,他们创新话语表达,发出理论先声,借力新兴媒体,在“微”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动脑筋,在特色化、分众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通理论走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形成了新华日报“思想周刊”、“理论之光”网站及微信公号、交汇点“新智库”频道、“江东观潮”微信公号等全媒体矩阵。“思想周刊”自去年年初创办以来,已刊载稿件2000多篇,得到中宣部两次表扬和资助,并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思想周刊”丛书集结出版。

  让思想的力量走进青年。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我们探索打造《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品牌活动,开辟青马公开课,举办“我读马克思”大型微信朗读活动,让各位大咖、学生心目中的男神女神领读经典,开展“神会马克思”高校思辨PK赛,一同品味信仰的味道,感知信仰的力量,在江苏掀起了一场“马旋风”。中宣部《新闻阅评》给予高度评价,活动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抓舆论导向毫不含糊,让主流声音更加强劲。新闻宣传“讲出去”是前提,“讲进去”是本事。如何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讲得“有意义”,使广大受众想听爱听、接受认同?新华报业以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为抓手,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形成“逢重大主题报道必创新”的新传统。在迎接十九大宣传的全国省级媒体传播榜上,新华日报和“交汇点”连续两月高居榜首,受到中宣部表扬。在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上,“报网端融合、一盘棋作战”,刷屏式呈现爆款产品,创造出最大程度的“现场感”、“沉浸感”,多元手法镌刻出精彩纷呈的“十九大时光”。

  新媒体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报道,大多数只是信息传播,回答怎么改的问题。交汇点关于机构改革的报道将信息呈现和观点提炼融为一体,观点鲜明,突出了引导力。《盘点丨改革开放40年国务院8次“瘦身”,只为将改革进行到底!》用长图的形式,别出心裁地将机构改革与改革开放40年成就报道相结合,梳理出历次机构改革后国务院机构减少四分之三的事实,让用户对这次机构改革自然而然产生心理认同,提炼出机构改革“只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观点。中宣部《新闻阅评》对此点名肯定。

  今年3月8日、19日,新华日报分别用一个整版介绍集团两会宣传报道的新媒体栏目和新媒体产品集群。版面设计成朋友圈和群聊的方式,用轻松活泼的“网言网语”隆重推介集团“会动的新华日报”“两会新闻听我说”等栏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说给你听”等两会宣传的系列H5、微视频、有声长图等新媒体产品。每个栏目和产品都附有二维码,扫码就可以进入相关的新媒体界面。

  让理论与舆论“同饮一江水”、“共绿江南岸”,不拘泥于一格一态,以表达创新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能使党的舆论引导更加有力有效,既有“言值”又有“颜值”更有价值。

  三、创新与创意:以运行机制的创新,激发内容生产的创意

  上世纪有部电视剧叫《编辑部的故事》。当下,媒体编辑部也正在不断上演更加精彩的新故事。富于创意的优质内容产品价值被放大,与互联网特性互为激发,产生了全新的传播效应。“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人真正成为了资源配置的核心。新华报业集团积极探索运行机制的创新,为记者赋能,打造全媒体记者网红IP矩阵,不断激发内容生产力。

  媒体融合是物理变化,更是化学反应;是传播技术革新、传播手段刷新,更是观念理念更新、体制机制创新。集团推出融媒体工作室机制,聚合“最强大脑”,鼓励编辑记者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跨体制,按兴趣自由组合,按项目组织生产,人员柔性整合,以品牌和内容为双翼,集中优势兵力拓展和深耕,大大激发了编辑记者的内容生产热情。按照有素质、有气质,腹有诗书、心有用户、肩有担当的标准,将名记者从一支笔走天下的“写手”打造成“主流网红”。这既是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培育转型“排头兵”的现实需要,更是有特长、有潜力的年轻人成长成才的强烈需求。

  目前,以“交汇点”客户端的分包栏目为依托,集团内部组建了30多个大小不一的工作室,其中,“江苏有戏”、“昆虫记”、“民声汇”、“水滴公益”、“钱眼”、“邮币哥”、“运动汇”、“小记者”等已产生明显的品牌效应。与此同时,“北京西路瞭望”、“江东观潮”、“新华经济369”“juangsunow(江苏现在时)”等各全媒体采访部自发运营的微信公号,其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扬子晚报微信大号“钱眼”目前已拥有90多万粉丝。

  “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扑下身子能干,端起机子能拍”,大批记者编辑主动走出“舒适区”,玩起了无人机、短视频、直播、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技术等十八般武艺,朝着“全媒体、全天候、全能型”发力。我们的编辑群体和网友们一起创作,从网络上来,到网络中去,一本正经讲好故事,赋予新媒体传播以人格化、魅力化的特色。2017年,“交汇点”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的稿件数量近200篇,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位列省内网络媒体第一位,且数量遥遥领先。

  让“新闻更好看”,让“专业不难懂”,全媒体小团队对技术、思想和渠道的深入理解,创造了小成本、大制作、广传播的效果。“昆虫记”工作室成立后大力发展原创内容,在戏曲圈内影响日益提升,活跃在江苏文化艺术节、紫金京昆群英会、中国京剧节、江苏戏剧奖-红梅奖等重大节会上,内容传播、社群互动、资源对接、深度介入。成功举办著名京剧老生王珮瑜京剧清音会,开创京剧演出新模式,在戏曲业界掀起波澜,进入年度戏曲新闻大数据前十名。策划主办的精品剧目活动《桃花扇》首日演出5小时售罄,创下开票奇迹。“昆虫记”的探索,就是创意化、精品化、市场化的探索。

  四、内容与平台:以内容壮大平台,以平台聚合内容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平台融合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的关键词。打造优质内容与新技术相得益彰的生态平台,是传统主流媒体集团的当务之急。

  去年9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大数据龙头企业、央企烽火普天合资成立新华烽火大数据公司,启动新华传媒智库云平台项目。集团通过不断升级的中央信息厨房,实现了新闻资源的全面共享。在此基础上,去年年底大刀阔斧推进报网端微一体化运作,建立全新组织架构,实现内容生产、传播、运营、服务的打通融合。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系统,打造高质量、生态级媒体平台,为集团媒体和用户提供各类新型内容生产、大数据运营、人工智能等应用。筹备成立“交汇云”公司,打造资讯、服务、交易的聚合平台。

  平台在开放中共融,内容生产从一家独唱到全员众筹。“交汇点”发起“与党代表一起来点赞——融媒体平台主题照片接龙”活动,面向海内外征集网友图片,共同为十九大、为中国点赞加油,共收到4万多幅(组)“点赞”图片。十九大会议期间,“交汇点”共刊发稿件1897篇(组),阅读数9280万+,收到用户评论50万+。交汇点“问吧”频道开设了“全国两会问吧”栏目,请代表委员入驻,与网民互动,回答网民问题,用户提问总数和留言达到73.5万条,阅读量达到了692万+。融媒体产品“倒灌”报纸,也让传统媒体亮点纷呈,既有文字图表,又有视频动漫的链接,让报纸版面在网络空间延伸广度、拓展深度。据初步统计,目前集团各媒体(包括报纸、刊物、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电子屏等)加在一起,平均每周阅读量达6500万人次。

  平台生态在集群联动中做强。去年我们携手全省13个设区市党报组织的“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江苏如何践行‘强富美高’——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大型新闻行动,在省市党报所属报、网、端进行了全媒体、多样化的呈现。中江网发挥网群优势,与百家党务政务网站联动推出十九大专区、专题,传播效果产生乘数效应,点击量突破3000万。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开放、合作、共享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特征,在风云激荡的互联网时代,数据越多越有意义,朋友圈越大越有价值。我们期待,通过本次大会的举办,让与会各方寻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获得更多互利共赢的机会。希望我们增进共识,携手前进,拥抱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聚力创新发展,共迎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双传学1.jpg
双传学2.jpg
双传学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