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1月21日,冬天暖阳,空气中洋溢着春的气息,位于镇江丹阳市境内的陵口±200千伏换流站(简称:陵口站)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基本国情,“北电南送”则是江苏能源基本省情。2024年4月28日,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也是全球输电容量最大的交改直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一期工程正式投运。2024年10月,该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二期工程起于淮安市淮安区,止于镇江丹阳市,线路全长227.38千米,跨越各类交通要道90处、输电线路通道68处,需配合开展4条输电线路改造。陵口站就是二期工程重要节点,是盐城、淮安、徐州等地新能源过江后的接收站。

一直以来,江苏大规模风电以及65%左右的光伏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需要通过跨江电力通道,输送到长江以南电力需求量大的地区。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柏彬介绍说,扬镇直流工程建成后,通过高压直流线路输送而来电能在这里转换成交流电后,再高效输送至苏南地区,以更大的输送容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型基建设备正在作业,而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进行地基建设。尽管二期工程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但已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创新价值。
扬镇直流二期工程送段邵庄换流站项目经理蒋骏将二期工程形象化比喻为城市公交中的“大站快车”,点对点高效输送电能。尤其是采用了嵌入式直流电网技术,这一新概念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能源输送的瓶颈。
“直流有什么优势?”记者探究问道。“以我们的五峰山长江大跨越输电通道为例,经过交流改直流后,输送容量达到了360万兆伏安,是之前交流的六倍!”扬镇直流二期工程线路项目经理刘巍提及工程的创新点十分自豪,“直流输电技术的运用,可以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精准调控,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除了提高输送容量,交流改直流还具有稳定可靠、经济高效等诸多优势,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我们有600多人参与二期全线工程,高峰期更是达到近一千人的规模。”扬镇直流二期工程陵口换流站工程项目经理袁旭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管理人员依然坚守岗位,确保工地安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将大规模运用智能施工机器人实现高效、绿色施工,相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了2倍的工作效率。”
根据安排,整个二期工程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工,而与其有机通联的三期工程也已经进行科学规划,陵口站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二期工程必将在江苏能源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助力江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
记者 戚阜生 季昱希 郭玲玲 实习生 李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