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自动生产,厂区一尘不染,作业环境恒温恒湿,化工厂竟然用上了核磁共振设备……近日,镇江高专分析检验专业2024级44名新生走进奇美化工,上了第一堂专业实践课。
“原来化工厂可以是这样的打开方式!”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感叹。而就在出发前,他们还满脑门的问号:化工厂的环境好不好?工作有没有危险?我们的专业能不能用上?
杨灿灿是其中一员。“虽然听说现在的化工企业已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今天一看,还是被震惊了,远超我对化工厂的认知。”小姑娘边说边用手机记录着化工企业的“科技范”。
“欢迎同学们毕业后来奇美工作。”同样喜出望外的还有奇美化工相关负责人张金莹,她喜的是奇美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难题有望解决了。
化工行业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小到一把牙刷、一支碳素笔的生产,大到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工科技的支持。近年来,奇美化工加快产品结构转型步伐,在ABS塑胶等传统产品生产的同时,持续加大在高性能合金材料、光刻胶的产能与研发上的投入,紧扣新能源汽车、光电显示等新兴产业,形成了多元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新局面。
“随着产能的释放,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也成了困扰我们的‘心病’。”张金莹直言不讳,每到毕业季,他们都要四处招人,甚至上演“抢人大战”。除此之外,为了缓解招工难的问题,他们此前还用过内部员工继续教育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每年仍有2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
当下,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边是企业招工难。就业结构性矛盾似乎成了一个困局。在走访服务企业过程中,得知化工企业用人需求强烈,市发改委会同市人社局等部门立即展开了调研。
传统化工行业留下的固有印象,让很多人谈“化”色变,不愿意学化工专业。镇江高专医药技术学院院长刘想对此深有体会:“曾经化工专业是我们学校的骨干专业,但到了2017年左右,几乎招不到人,2018年就停招了。所以,准确地说,今年我们是恢复了化工专业。”
而过去的6年恰恰是化工行业大洗牌的6年,镇江化工产业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我市高度重视化工行业整治,重点聚焦完善产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数字化、体系安全化,一手抓传统材料产业转型提升,一手抓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目前,全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呈现回升向好、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化工行业安全管控要求不断提高,工艺日趋复杂,亟需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加入。
“这种供需失衡,直接导致化工专业人才缺乏,也已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管理办公室部长赵华告诉记者,目前园区聚集了46家新材料企业,一线人员紧缺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园区承载能力日益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培养招引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安全事故防范的人才,是当前乃至长远解决化工行业之忧的迫切需要。
于是,从供给侧“破局”,镇江高专专业“上新”了。“大学生需要就业,企业需要这一类专业人才,两者结合,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提高了,可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新材料产业在镇江‘四群八链’中处于重要位置,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来说,两者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市发改委副主任石子刚介绍,经过持续一年的多轮会商、协调,根据产业、企业实际需求和高校资源特点,镇江高专在今年的秋学期设立了分析检验技术专业。
“44人的招生计划圆满完成,同时释放了一个信号,随着整个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大家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在改变。”镇江高专副校长唐红雨将后续的计划和盘托出,计划明年招2-3个班,并结合企业发展、岗位需要,新增化工类相关专业。
从首批生源来看,除了镇江本地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省市,我市发改、人社等相关部门正积极谋划“留人”政策,同时鼓励企业提升“橄榄枝”含金量,合力开辟就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赛道。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仲楠 徐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