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启航新征程·铿锵奔小康”系列报道②
2021-05-11 15: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借“三力”奔小康 高资街道水台村:让山清水秀成常态

中国江苏网讯 这是一个原来以采石、烧窑为主,吃“资源饭”的村,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村;这是一个原来相对薄弱的贫困村,2020年发展成为村集体收入达307.92万元的小康村;这是一个原来名不经传的小山村,现在成为文化特色村……

近年来,丹徒区高资街道水台村通过借“三力”,将水台打造成美丽乡村。水台村党支部书记张志青说,在这里,“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已成为常态。

借转型,“吃资源”为“用科技”

多年来,采石、烧石灰窑是水台村的“主业”,也给一些村民带来一些实惠。

2010年10月,接任水台村党总支书记张志青敏锐地感觉到:资源是有限的,总会有枯竭的时候;而且,采石、烧石灰窑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造成环境污染。“结合镇江西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在高资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水台村当年共关闭石灰窑42座、采石场2个、轧石场2处。”

“水台必须转型,否则没有出路。”张志青说,水台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形成特色农业产业。

在赵亚夫、沈晓昆、戴网成等一批农业专家的支持下,目前水台村先后建成水青水稻专业合作社、天成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凤头鸭国家级资源保种基地)、春湶农业公司、西林茶叶专业合作社、春之芳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规模化经营格局。

借名人,“无名村”成“特色村”

“水台张阿喜,自称一闲人;小酒二三两,书法留精神。”这是去年元旦前水台村举行的一个小型笔会上,润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桢卿写给水台村村民张阿喜的一幅书法作品。

水台村既没有历史文化底蕴,也没有历史文化名人,但近年来,水台借力“名人”,让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变为“文化特色村”。

“‘淡墨探花’王文治不是水台人,是黄墟人。但他是丹徒人,水台借一点这名‘老乡’的名气,在2020年建成了王文治诗书画研习会,并以之传承传统文化,想来这位老乡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张志青说,2019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台还建成了闻捷诗歌馆。

张阿喜就是水台村王文治诗书画研习会成员,现在已成为当地却小有名气“农民书法家”。

借项目,“脏乱村”变“美丽村”

栈道、拦水坝、观景阁、亲水平台……这日水台村大干水库的好一片美丽风光。

近年来,有亲友、书友来访,张阿喜总要略带“炫”的成分,领他们参观村里的大干水库。而前些年,张阿喜不会带他们去看大干水库的,因为那时的大干水库沿岸杂草丛生,河面杂物漂浮。

“2020年,借助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对大干水库进行整治。”张志青介绍,近年来,水台还对8个自然村间道路进行建设和村庄脏乱差整治。“特别是,借力镇江大学城建设和新312国道建成,水台村顺势谋划,积极向上争取各种项目,实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塘清淤疏通、庭院整治、景观提升、节点打造等项目,把原来的脏乱村建设成为文明美丽村。”

付出得到回报。2019年1月,水台村被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江苏省美丽乡村;2020年12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2020年12月,被评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晏海雁 艾培)

标签:水台;资街道水台;三力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