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镇江“减盐、减油”社区人群干预研究显示:干预对象人均每日摄入有所下降
2020-12-17 10:20: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少放点油,哎哎哎,行了行了”“加点香菇吧,提味,还能少用点盐”“煎制鸡翅,少盐又少油,对健康好”……

昨天,镇江市“减盐、减油”项目暨健康美食烹饪比赛在丹徒区举行。参赛者们通过烹制少盐少油的美味菜肴、迅速准确回答健康饮食问题,宣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减盐减油,科学烹饪”的健康生活理念。

在镇江“减盐、减油”社区人群干预研究项目启动以来的这次“小测验”中,交上了不错的答卷。

同场比试

少盐少油同样做出美味佳肴

昨天的参赛者均为镇江“减盐、减油”社区人群干预研究项目干预组成员。上午九点多,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身着统一厨师服的参赛人员就围绕“减盐控油在厨房,科学烹饪促健康”比赛主题忙碌起来。

与一般烹饪赛不同,此次比赛不仅要求菜肴成形匀称,更重要的是突出原料本味,做到少盐、少油、美味可口。现场提供有标准计量的盐勺、控油壶等工具,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道规定素菜和一道自选菜的烹饪制作。参赛选手运用平时积累的控盐、控油知识,从色、香、味、形等方面诠释减盐、减油技能。

“我们今天这个做法用油不多,再配上胡椒、香菜、香菇等,提高口感,达到减少盐、油用量,增加营养的目的。”1号领队介绍完毕,台下观赛者频频点头。

“我们给这道菜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比翼双飞’。”5号领队指着刚盛盘的鸡翅,与现场观众分享烹饪技巧:“我们先对鸡翅进行煎制,这样可以减少油的用量,然后放入少量生抽提鲜提味,摆盘也比较美观,很适合小孩和老人吃。”

手撕包菜、比翼双飞、青龙过江、白玉珍珠、凤舞九天等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家常菜肴,被一一端上展示桌。来自省、市疾控,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专家评委对菜肴观感、味感、营养、创新、卫生五方面进行打分,并结合参赛者答题数、用盐量、用油量等,最终评出优秀领队和参赛团队。

干预人群

油、盐人均摄入量实现“双降”

53岁的曾世民是世业镇兴隆村代表队队员。他所烹制的“青龙过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赛后与队友交流时,曾世民表示,他现在在家做饭时,也会有意识地少放油、盐。“以前,我和家里人的口味都比较重,烧菜油、盐都很多,参加‘减盐、减油’自我管理小组后,了解到低盐、低油饮食对健康的好处,现在基本会将油盐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世业镇,像曾世民一样,不少村民因为“减盐、减油”社区人群干预研究项目,口味逐渐由“重”转“清”。

去年4月,镇江“减盐、减油”社区人群干预研究项目在世业镇启动,对300名世业镇慢病高风险人群开展以减盐、减油为主题的健康干预。通过建立“减盐、减油”自我管理小组、家庭油盐的自我监测等健康干预活动,培养目标人群养成低盐、低脂的膳食行为,减少慢病发生的风险。

市疾控中心慢非传科主管医师古孝勇介绍,项目围绕300个干预对象,组建了16个干预小组,每个小组设定8节主题课程,循序渐进地开展授课干预。此外,在干预对象家中开展油盐检测,每月对油、盐等调味品进行称量记录,定期收总数据。

根据统计,经过近两年的持续干预,干预对象的油盐摄入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日食用盐的摄入量从17克降至14克,人均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从42克降至38克。

合理膳食

减控“盐油”为健康加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烹调用油量为25-30克。过量摄入,容易为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胃病、骨质疏松、超重肥胖等疾病的发病或加重埋下隐患。

那么,市民在生活中,如何减盐、减油,合理膳食,尽可能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病风险呢?市疾控给出几个实用的建议。

首先,通过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少放5%-10%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做菜时,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可以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调味品代替盐,减少对咸味的关注。

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的盐含量很高,所以应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不吃或少吃添加了食盐的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一些方便食品,如方便面、速冻食品等,以及一些零食,如五香瓜子、话梅、果脯、薯条等,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因此,特别要警惕“隐形盐”,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减油方面,可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做菜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等。平时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此外,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必要外出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要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杨泠)

标签:干预;社区人群;镇江;世业镇;烹饪
责编:张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