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8月31日晚,上海环球港世界港口小镇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百余位南通人才、企业家与外国友人围坐观赛屏前,为苏超联赛南通队与苏州队的攻防助威,气氛热烈,仿佛让人置身真正的绿茵现场。
这场热闹的苏超“第二现场”,正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我在上海看苏超”“跟着苏超看江苏”双轴品牌活动的生动缩影。

从乡情联谊到产业对接,从党建联建到跨省协同……苏超赛事(南通VS苏州、镇江VS南京)上海第二现场观赛将“小足球”打造成情感联结的纽带、产业对接的平台、跨域协同的桥梁,让赛事热度真正转化为发展增量。
以球会友,织就乡情和产业“双面绣”
8月31日晚,上海环球港世界港口小镇观看“苏超”南通对阵苏州的第十轮比赛现场助威声此起彼伏,映衬着自然发生的“场外交流”。有人在讨论合作项目,有人在交换资源信息,也有人在球赛间隙聊起家乡变化。

“这样的场景比在会议室里轻松多了。”一位南通企业家坦言,“作为在沪发展的南通人,我们更看重通过苏超联赛这个赛事平台,企业搭台、商旅唱戏,让足球成为‘行走的GDP’,形成赛事良性外溢的大流动。”
此次活动由南通市驻沪联络处、江苏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江苏商会承办,突破传统“会场宣介”模式,以足球赛事为共同话题、以乡情文化为软性纽带,打造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高黏性的资源对接与信息共享平台,精准触达在沪精英圈层,推动沪通两地从“物理对接”向“化学融合”升级。

“赛事让家乡与上海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可感、更可知、更可参与。”南通驻沪联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让“乡音”与“球声”共振,能更好地搭建在沪人才与南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三链”对接平台,把家乡的开放与活力传递给更多在沪人士。
这场看似简单的观赛活动是沪通两地的双向奔赴,不仅是地理上的联动,更是情感上的共鸣与产业上的契合。
党建赋能,以“小足球”激活“大团结”
同一晚,位于浦东的金陵紫金山大酒店,也洋溢着热烈的观赛氛围。不同的是,这里正进行着一场以党建联建为主线的观赛活动。
镇江驻沪联络处党支部与酒店党总支联合发起,邀请了社区居民代表、在沪人才及友好单位共50余人同场观赛。赛场上的拼搏精神与党建中的团结奋斗同频共振。

上海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袁老师感慨:“党建活动和足球结合,是一种活动形式的创新和党建业务的深融,更重要的是,它既丰富了我们街道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推介了镇江的特色,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城市跨区域协作的真谛。这样的党建有温度。”
党建的旗帜,在绿茵的背景下,更添鲜活的注解;足球的激情赋予党建活动新的生命力。这种“党建引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正在成为连接在沪党员群众的情感纽带。
跨域协同,赛事延伸更大发展半径
“苏超”的影响力不仅在沪苏之间延展,还通过赛事的舞台辐射更广。
“我之前早就通过网络知道中国的苏超很火,但没想到在上海也能体验到这么热烈的现场氛围。”在上海的苏超“第二现场”,金陵紫金山大酒店住客Mr.Neven难掩惊喜:“没想到在上海能看到球赛转播,比赛激烈程度超出我的想象。足球是全球语言,在这里我感受到的不只是比赛,还有热情、活力和团结。”
“我的中文名叫作麦翊来。我来自德国慕尼黑。”在观赛现场,今年28岁的德国帅哥麦翊来介绍,他认真观看了南通队队员们的技术战术,“同样是业余水平,和我们的德国足球队队员有得一拼。在德国,也有这样的城市足球联赛,希望两国的球员们今后有机会能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我爱中国!奋进的中国,充满魅力!”

“我在上海看苏超”和“跟着苏超看江苏”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动各设区市驻沪机构共同打造的双轴品牌。此前,“跟着苏超看江苏——百家名企盐城行”活动中,盐城驻沪联络处邀请陕西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西安、铜川、渭南、延安等地驻沪机构及陕西建工集团负责人赴盐城观赛考察,“赛事+招商+交流”的融合模式为跨区域协作注入新动能。
江苏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苏沪粤协同、前后方联动、省市县统筹、商协会聚力、跨区域协作”五位一体机制,纵深推进“政治引领有力、政务协同顺畅、省市联动高效、社会资源广泛、区域合作深入”的“大沪办工作格局”,将苏超赛事与江苏13个设区市城市特点和产业特色结合,联动浙江、安徽、湖北、江西、重庆等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省份驻沪机构,探索“赛事+跨省招商”“赛事+文旅推广”新模式,让“小足球”持续释放“大能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