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霜未辍征程远,爱暖盲途千里长。15个月,行程超3000公里,足迹遍布江苏22个县乡村……这不是旅行记录,而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一支大学生团队为视障群体“跑”出的暖心助盲路。他们带着自主研发的智能导盲设备,深入基层倾听需求,用科技点亮“无碍”出行的希望。
俯身基层,精准捕捉视障需求
据统计,过去15个月里,这支名为“智引瞳行”的大学生团队走进8所养老院和16所县级医疗机构,开展了180余次服务,累计志愿服务超1000小时。
在养老院,团队协助视障老人熟悉环境、照顾生活起居,闲话家常,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在医院,团队成员全程引导视障患者完成挂号、检查、取药等流程,减轻患者的就医不便。为确保帮扶精准有效,团队耗时3个月开展专项调研。通过与视障人士、护理人员、基层医疗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团队梳理出视障群体在出行安全、康复资源、社交融入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后续行动锚定了方向。

在这场温暖的助盲行动中,“智引瞳行” 团队交出亮眼成绩单。“明途共筑・南京鼓楼助盲计划”“光引瞳行・淮安无障碍关爱行动”等多个社区授予的锦旗,是团队成员真诚付出的见证。
温暖延续,硬核科技照亮“盲途”
除了人文关怀,“智引瞳行”团队还为视障群体带来强大“秘密武器”——团队自主研发的导盲设备。设备采用创新的“集成穿戴+智能手杖”架构,深度融合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人机交互技术,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工作,实现了精准的环境感知、动态路径规划、语音交互及紧急预警等功能,能够通过视觉、语音和环境感知提供语义化导航与个性化服务。据悉,该设备采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对行人、车辆、路障等障碍物检测精准度高达98.5%。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为经济困难的视障人士免费提供设备试用,获得了受助者的一致好评。一位视障朋友表示:“这款设备不仅帮我避开了头顶的树枝和脚下的台阶,还能实时播报红绿灯状态,让我更有信心独自出行。”

“智引瞳行”团队的系列行动,为众多视障人士送去了切实的帮助,切实改善了他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以需求为导向,用科技融合人文关怀,是解决特殊群体困境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