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召开“京沪高速2024冬防启动暨一路多方安全保畅论坛”,一路多方吹响冬防集结号;与山东高速临沂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养护管理中心签订《高速公路除雪防滑区域协同意向书》,创新苏鲁两省联动模式……入冬以来,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公司”)坚持早安排、早准备、早行动的原则,高质量备战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防范工作,全力保障社会公众美好出行。

全力保障公众出行路走得安全。安全是高速公路运营的生命线。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京沪公司及时完善“公司—管理处—养护工区”三级责任体系,制定《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一组一段、一段一策”专项巡查工作方案》,针对沿线大桥、特大桥、急转陡坡、枢纽等路段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并将8个枢纽、51座桥梁列为重点管控点位,分别制定《冰雪天气专项处置方案》,同时利用视频共享平台,进行线上巡查、实时监管,确保降雪期间资源调拨及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京沪公司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新购吹雪车3台,所辖高速公路沿线共设置除雪保障点14个,配备撒布一体机40台、推雪车辆115辆、装载机38台,除雪作业及保障人员约2000人。与此同时,结合近年来除雪设备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类型,公司成立5个现场维修小组,全力保障设备良好运行。12月2日,交通运输部专家组赴京沪公司调研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全力保障公众出行路走得顺畅。从一路三方到一路多方,多年来,京沪公司始终“一条路、一颗心、一家人”的理念,积极构建安全保畅“命运共同体”,公司层面与高速交警、交通执法等部门共同打造“驿路同心”警民共建品牌,二级单位层面打造“驿路3D”“橙蓝护航”等一路多方共建品牌,一体推进共建多方同心、同向、同发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及春运大流量保畅任务,京沪公司主动提升核心功能,联合一路多方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推动路段保畅工作从“标准化应急”和“节点管理”的规范型管理,向“主动应急”和“全周期精细化”的智慧型管理转变,不断强化应急研判和决策能力。盯紧疏堵保畅工作重点,与高速交警、交通执法等部门紧密配合,针对22个易拥堵缓行点位和3个易堵路段,制定“一点一策”保畅方案,在原有20个清障驻点的基础上,动态增设25个临时驻点、启用10个救援驿站,自备救援设备112台。截至目前,清障救援1小时处置率同比提升3.13%。

全力保障公众出行路走得温馨。寒冬时节,京沪公司所辖收费站、服务区暖流涌动,50家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快乐车轮”志愿服务活动,收费站设立服务咨询台,24小时为司乘提供咨询、引导、帮扶等服务;清障大队依托“畅行365”清障救援服务品牌,围绕“三个阶段、六大体验、五项承诺”的工作要求,统一制作清障收费公示牌,并坚持服务回访,确保清障服务阳光、公开、透明;服务区围绕货车司机推出系列卡友专属服务,并提前储备充足的原材料和商品,确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期间物资不脱货、经营不断档,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满足公众美好出行需求。
暖心服务不止于此。针对低温冰雪天气及大流量情况下新能源车辆充电时间久、排队长等难点问题,京沪公司通过提升服务区充电桩功率、“双区联动充电”等措施,最大限度缩短充电时间,提升充电效率。截至目前,京沪公司9对服务区已建成充电车位225个,并将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服务区充电桩建设布局,预计2025年将新建充电车位150个,2027年服务区充电桩总量将超过700个,总占比20%以上,以实际行动护航社会公众美好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