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9月16日下午,高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活动暨高邮市理论宣讲“中央厨房”座谈会在高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举行,此次会议通过“座谈交流+互动体验”的形式,统筹优质师资,共享精品课程,让标准化、专业化的理论资源库对接基层实践阵地,让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理论宣讲服务。

打造“轻骑兵” 做好理论宣讲“招牌菜”
中心选聘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系统化、专业化指导讲师团开展常态化宣讲工作,通过共研共讲、名师带徒等方式,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群众参与性强的基层理论宣讲“轻骑兵”。此外,基层实践所、站不断向下挖掘,将本地的优秀人才推荐到“中央厨房”项目,持续扩容理论宣讲“蓄水池”。据统计,理论宣讲“中央厨房”项目广泛吸纳各类宣讲员126名,开展宣讲活动400多场,线上线下吸引观众超8万人次。

开发“资源库” 做好理论宣讲“私房菜”
中心联合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200多个基层点,开拓思路、深度挖掘高邮地方故事,总结高邮地方特色案例,推出《穷“朱堆”蜕变幸福村的启示》《把一只虾做成一生事业》《“三双鞋”诉说接力团结奋斗》等一系列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示范教案、优秀讲义,建立起理论宣讲“中央厨房”案例库、教材库、课程库。基层文明实践阵地根据自身需求,向“中央厨房”申请合适的师资课程,通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群众的脑海,滋润群众的心灵。

培育“项目池” 做好理论宣讲“精品菜”
中心根据地方特点,围绕理论传播、文化文艺、非遗传承、乡风民俗等领域指导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孵化一批具有文化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务实有用的文明实践项目。例如,汤庄镇实施“一村一品一主播”工程,孵化一批“理论名嘴”,积极开展“小院微宣讲”“小板凳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甘垛镇创设“民歌伴飞新思想”品牌,推进19个实践站“一村一歌一特色”,点亮理论宣讲“新符号”。龙虬镇搭建“环虬邮理”学习集市,通过“知识闯关”“猜谜学理”“有奖接龙”等游艺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思想力。(徐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