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职业道德建设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关乎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与精神力量。8月29日上午,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61场活动,走进江苏南京。本场活动邀请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作题为《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守正创新》的演讲。

杨晓慧从理论高度、历史维度和文化深度,系统梳理了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遵循与文化底蕴,深刻解读了《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髓要义。同时,他立足新时代,结合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深入阐释了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点位与践履路径。

杨晓慧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分析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他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蕴含丰富职业道德智慧的宝库,“敬业乐群”“诚信为本”“义利统一”“精益求精”“天下为公”等思想观念,为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理念启示、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
杨晓慧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加强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要运用系统思维,聚焦关键点位,着力抓好规范建设、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环境优化,推动职业道德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职业道德,重在践行。活动现场,还邀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的党委副书记陈玉明作为代表,与观众分享了国有企业将职业道德建设融入企业治理、文化培育和岗位实践的经验和思考。“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这份荣誉,既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征程的鞭策。”陈玉明表示,“下一步,江苏交控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不断探索深化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路径,推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打造一支更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现场共有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师代表,江苏省历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和个人代表,劳模工匠和一线职工代表等约300人聆听本场讲坛。
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史迎风听完讲坛后很受触动,她说:“在我们的工作中,守正就是要把好每一道关,一颗螺丝钉,拎不紧都可能出大事儿。创新就是认真改进技术,让装备更可靠、更靠谱。往后我还得在岗位上多钻研,敢尝试,为国防科技事业多作贡献。”
本场活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总工会、光明网承办,江苏省广电总台、南京市总工会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