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江苏民间友好大会暨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 “七十载友好之路,新时代携手同行” 为主题,来自 23 个国家的 45 个国际友好组织的 140 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叙民间情谊,共商合作蓝图。活动期间,中外嘉宾围绕民间友好、务实合作、人文交流、青少年交流“四个桥梁”的搭建展开深入探讨,为深化江苏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注入新动能。

共筑民间友好之桥:以心相交夯实友谊根基
民间友好是国与国友好的根基,是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心灵交融。在这片友好的土壤上,无数温暖人心的故事悄然绽放,成为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来参会的美国 “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便是民间友好的杰出践行者。30多年来,她情系江苏,积极为江苏的特殊教育学校筹集资金,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她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岁月里,与当地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邻居家小伙伴常喊她的两个女儿去打篮球,她也热心地帮助金陵饭店员工修改英文菜单,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互动,却如同一把把 “友谊的钥匙”,开启了彼此心灵的大门,增进了相互了解,让联系愈发紧密。
时隔多年,此次穆言灵再次回到南京,对城市面貌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感触颇深。她也特别关注到近期火爆出圈的苏超联赛,觉得这个比赛办得非常好,“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喜欢足球”,她希望“苏超”的“草根”球队比赛能够成为民间人文交流的桥梁,走出国门,更多与其他国家的业余球队开展友谊赛。
共拓务实合作之桥:产业协同激活发展动能
当前,江苏正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这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意大利国家众议院前议长、意大利对华友好协会会长艾琳·皮维蒂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合作生态,她坦言:“意大利经济的核心是中小企业,但它们进入中国市场时缺乏平台支撑。”为此,她积极推动在埃及建立工业园区,联合江苏跨境电商协会搭建服务平台,助力中小企业通过埃及枢纽实现 “借道入欧”。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见证了江苏与马来西亚的经贸互鉴,他在采访中说道:“江苏企业在马六甲建设的工业园,与当地‘郑和文化’遗产形成联动,如今已有多家江苏科技企业落地马来西亚,带动新能源、数字化领域合作。”泰国前国会主席、泰国中国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则点赞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中泰合作:“泰国地处亚洲中心,江苏企业在泰投资的绿色能源项目,正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
共架人文交流之桥:文明互鉴绘就多元画卷
近年来,颇钦一直积极投身于民间友好交流事业,他推动诸多文化交流实践,组织泰国传统舞团赴南京、苏州等地巡演,让泰国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在江苏民众眼前;促成苏绣、书法等江苏文化瑰宝赴泰展览,使泰国人民得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直抵人心,为两地民众搭建起对话的平台,促进了民心相通。
克罗地亚前副总理、克罗地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司马安则以旅游合作为切入点,他盛赞中国对克罗地亚公民实施 30 天免签政策:“克罗地亚拥有高品质旅游经验,可以针对中国游客需求优化服务 —— 比如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和传统、了解中国游客的需求、培养中文导游团队,使得中国的游客能够享受宾至如归的旅游体验。”同时他呼吁开通中克直飞航线,让更多民众体验彼此的文化魅力。
共育青少年交流之桥:薪火相传培育友好新力
江苏省友协成立 70 年来,持续打造青少年交流品牌。日本 “平成(令和)遣中使”、石川县 “少年之翼” 等项目已培养数千名友好使者。活动现场启动的 2025 年“聚焦美好江苏”活动,将通过组织国际友人赴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感受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领略美好江苏的魅力。
“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老建筑的保护,让我想起巴黎的城市规划。” 颇钦对江苏的文化传承印象深刻,他提到常州大学的 “泰国研究中心” 与泰国高校形成学术联动,“这种‘项目制学习 + 企业实践’的教育模式,正在促进中泰青年对彼此文化的深度理解。”
穆言灵则以飞虎队历史为纽带,讲述民间友谊的跨时代延续:“我的公公曾参与中国抗日战争,如今我们通过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能够让中美青少年了解这段共同奋战的历史,将飞虎队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司马安以“体育育人” 理念提出合作构想:“克罗地亚是足球强国,我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客座教授,如果江苏有需要,我们可以促进向江苏青少年输送优秀的足球资源,同时引入中医康复技术助力运动员培养。以体育为媒,促进两国在人才与技术上的深度交流与互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江苏民间外交 70 年的实践,正是 “以友为桥、以心相交” 的生动诠释。活动期间,第四届新时代中日地方民间友好组织交流大会、2025江苏—东盟南亚国家民间友好组织对话会等活动同步举行,中外嘉宾分赴南京、苏州等地参访,实地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