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由江苏省文化馆携手南通市海门区、泰州市海陵区、扬州市宝应县联合主办的“江风淮韵·墨舞芳华—海门-海陵-宝应书画作品联展”在江苏艺术馆隆重启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江苏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彦国,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兴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毕宝祥,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国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谢少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纪松和三地宣传部、文旅局负责人、部分参展作者和书画爱好者百余人出席了开幕活动。


此次展览汇聚三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90幅近期力作,以笔墨为媒展开一场跨越长江淮水的艺术对话,为市民奉上仲夏文化盛宴。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饱含深情地描绘了时代风貌、人民生活、壮丽山河。三地艺术家们扎根沃土、深入生活,充分展现了三地书画创作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

赵彦国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今天是江苏艺术馆今年的第六场展览活动,也是开馆来的第23场活动,始终秉持“立足江苏 放眼全国”的原则,既要把全国最优秀的艺术理念和优秀作品引进到文化馆,展现给大众,同时又要把省内优质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提供舞台,切磋交流,共同提高。本次“江风淮韵 墨舞芳华—海门-海陵-宝应书画作品联展”就是继去年“云开万象”连云区、云龙区书法联展之后的又一地区联展,不仅是海门、海陵、宝应三地艺术家的集体亮相,也承载着多重意义。江苏省文化馆作为全省龙头馆,一直坚持引领模式创新、汇通文化资源。近年来通过策划“名家名作”系列邀请展、“精英精品”提名展、打造“与经典面对面·名家公开课”等特色品牌活动,持续为我省繁荣书画艺术搭建高端平台、提供专业引领、培育后备人才、孵化精品力作。此次三地联展,正是省馆发挥龙头作用,整合资源、下沉服务、激发基层活力的又一成功范例;这也将不断激励我们为基层办好实事、办出特色,出圈更出彩。

南通市海门区政协副主席黄樱璐在致辞中表示,三地书画艺术底蕴深厚,历史传承璀璨夺目,艺术特色鲜明,却又殊途同归,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传承中创新求变。希望三地加强交流合作,搭建书画艺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活动,分享创作经验,促进共同进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共同推动三地书画艺术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为江苏乃至全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晓玫在致辞中表示,同饮江淮水,共沐吴楚风。此次书画联展,既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更是文化交融与思想碰撞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这场艺术盛宴,促进三地书画艺术家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作灵感,共同推动新时代书画事业繁荣发展。同时,也期待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让更多人领略海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海陵力量!

宝应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罗国军在致辞中表示,以书画为媒,以翰墨结缘,此次三地联展活动是一次“跨区域联动的文化盛会”,彰显了三地文化交融的深度广度;也是一次“传承创新的艺术对话”,展示了三地文化发展的活力魅力;同时还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绘就了促进地方繁荣的图景美景。

参展作者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宝应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许爱明表示,三地精品汇聚一堂,以书画为载体,讴歌时代变迁,憧憬美好未来。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传统与现代交融,写实与表现并存,充分展现了江风淮韵滋养下三地书画的蓬勃生机。


开幕活动前,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谢少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兴来等专家对参展作品进行了逐一点评。海门区美协主席周建明、海陵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蒋华也分别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书画为笔,勾勒时代风华;墨香作韵,传递文化力量。此次“江风淮韵 墨舞芳华——海门-海陵-宝应书画作品联展”,是三地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更是江苏文化繁荣发展的缩影。未来,江苏省文化馆将继续深耕文化沃土,搭建更多艺术交流平台,让传统与创新共辉、艺术与生活共鸣,让文化的芬芳浸润每一寸土地,滋养每一位群众的精神家园,携手绘就江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画卷。
部分作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