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近日,江苏各地梅花进入盛放期,“赏花热”掀起旅游热潮,也为城乡消费注入动能。记者奔赴多地,探寻“春日经济”流量密码。

当梅花遇上中式美学
三月,春和景明,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从南京雨花台梅岗二泉后山沿小道而上,一树树梅花开得正烂漫,与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衬,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行走在梅林间,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游客一边透过窗格欣赏美景,一边拍照,道不尽的快乐,说不出的惬意。
秘密是什么?答案就写在碧瓦飞檐,庭院幽香,石径蜿蜒,古韵悠扬……梅岗这片梅林里的建筑在传统中式的底蕴里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让古典之美焕发着新的生机。

梅岗植梅,始于东晋,纪念豫章太守梅赜高风亮节。明清时期,梅岗植梅成海,无数文人墨客在此踏雪寻梅。雨花台梅岗作为南京南郊的赏梅胜地,这里的梅花颇有“曲径通幽处 梅花次第开”的意境。

“每年梅花盛开期间,我都会来这里打卡。目之所及,框景成画。中式美学中的‘框景’,框住了满园春意。每一景都成一幅画、一首诗。当春花遇上中式美学,我感觉意境氛围就拉满了。”南京市民冯红说。
“3月1日是周六,景区当天最大客流量达36000人次。” 谈及如何让梅岗更出圈,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旅游服务处处长夏和龙认为,要继续打造“红色+生态游”,整合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线路,以园林植物为切口,讲好历史典故、红色故事、新时代的故事,打造精神场域、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的文旅目的地,促进红色文化和绿色景观交融共生。
梅花成了村民的“四季银行”
赏梅、市集、烟花秀……3月1日,步入南京溧水傅家边梅花山,映入眼帘的是花和人的海洋。

傅家边梅花山核心观赏区的梅花正值盛花期,130多个品种的梅花次第开花,形成了粉白相间的花海。“据我们统计,最近这里盛花期单日最大客流量超8万人。”洪蓝街道文旅办负责人毛俊秀说。

“傅家边梅花山不仅是一片观赏梅林,更是一片经济果林。”傅家边科技园集团负责人卞维亮告诉记者,傅家边梅花山的梅树90%都是经济果梅,形成了独特的“花海即果园”景观。比如主栽的“细叶青”,它的花瓣虽然不像观赏梅色彩绚烂,但五月份结出的青梅果,是制作青梅酒的上佳原料,又能加工成脆梅、话梅、梅子酱等20多种产品。年产青梅超3000吨,年产值突破3500万元,是当地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梅林中点缀着片片翠绿——这正是南京地区广泛推广的“梅茶间种”模式。梅树下整齐排列的碧螺春茶树,与高一些的梅树形成了立体种植结构。农技专家薛巧生介绍,这种搭配不仅美观,还蕴含着生态智慧:初春梅花盛开时,茶树刚刚萌发新芽,梅花与茶树景观相得益彰,梅花凋落之后朵朵花瓣会像雪一样覆盖在泥土上,花瓣的芬芳物质渗入土壤,滋养茶树,到了清明之后的采茶季,梅树茂密的枝叶又为茶树遮挡烈日,减少水分蒸发。这种生态循环让茶叶自带梅香。
如今,这片梅林不仅是市民游客踏青赏春的好去处,更是当地村民的“四季银行”,春夏秋冬都有相应的收益。当地茶厂用一种特殊的制茶工艺,制成梅香茶,独特风味成市场上的抢手货。“今年的春茶还没上市,就已经被预定一空了。”卞维亮说。

晚上7点,烟花秀将这份春日的浪漫推向高潮。烟花在夜空中肆意绽放,烟花的光芒与梅林相互辉映,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一刻的美好瞬间。“梅花盘活了整个傅家边的产业生态。不仅能白天赏花,当地还推出了‘夜间赏梅’的模式,游客们可以在夜晚欣赏到璀璨的烟花秀,并参与农产品市集活动,这让夜间的游客人数比往年增长了两至三成。周边的民宿、农家乐、草莓采摘等项目也跟着火起来。”毛俊秀说。

傅家边梅花山的火爆人气,也带动了山凹村民宿的客流量。眼下,春菜口感鲜美,营养健康,是春季养生的佳品,备受人们喜爱,对于民宿餐饮小店来说,春菜的上市无疑是一次商机。“民宿共有9个房间,平时一到周末就很紧俏,入住率超过九成。随着赏梅季的到来,两周前,我这边住宿客房都被订满了。白天赏梅花、采草莓、吃农家乐,晚上赏夜梅、看烟花、休憩小住,成了很多城里人奔向这里的目的。”主理人赵杰告诉记者,她经营的肆也民宿,是山凹村人气较高的民宿之一,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这一片乡村民宿“长红”让民宿预约单越来越多,也让当地农民赵杰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香雪海释放“蝴蝶效应”
春日时节,太湖之滨暗香浮动。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作为久负盛名的赏梅胜地,其植梅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自明朝起“邓尉探梅”的习俗。辖区内的香雪海、邓尉山景区,更是凭借其独特的梅花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走进香雪海景区,漫山遍野的梅花竞相绽放,一株株绿梅、白梅、红梅错落分布,白梅洁白如雪,红梅鲜艳似火,绿梅清雅如玉,令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今年花期相比去年来的稍早些,游客也比往年多,上周末日均游客量近2万人次。”光福文旅集团总经理张晗霞介绍,景区现有梅树近3000棵,涵盖白梅、红梅、墨梅等20余个品种,今年梅花季预计持续到3月中旬,预计整体客流量超20万人次。

花季期间,香雪海景区还创新打造梅文化体验,如梅里茶戏、梅林市集、梅雅手礼、梅海福缘等,通过“游花海、看花戏、逛花集、祈花福”的丰富活动内容,传递太湖梅花季特有的文化旅游生活方式。不仅如此,景区附近的不少商家还将梅主题融入特色产品,梅花宴、梅花文创雪糕、雪顶梅香乌龙奶茶等当季热销接连“出圈”,加速释放开成海的“蝴蝶效应”,为“赏花经济”提供新的广阔发展空间。
常熟昆承湖幼儿园200多名师生2月28日一早便来到香雪海景区踏青,感受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大自然是活教材,加上景区的各类文化活动,无疑是一次沉浸式的课堂。”该园园长金苏介绍,孩子们在这里赏梅、咏梅,近距离观赏梅花的千姿百态,从中汲取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这样的沉浸式课堂,丰富了孩子们的见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种子。
花开成海的“蝴蝶效应”加速释放,为“赏花经济”消费市场的持续创新和成长壮大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图”在江苏徐徐展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郑亚群 雷霆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