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一道狮子头吃出幸福团圆味
2025-01-27 14:19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蔡阳艳,厉欣  
1

“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石榴米大小的肉丁,加入切成细末的葱姜,再放入盐、糖、生抽等调料,顺时针揉捏、摔打上劲......”寒冬腊月,年味渐浓,江苏旅游职业学校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内,一场淮扬菜制作技艺的非遗展示正火热进行,其中狮子头的烹饪成为亮点。

案板上,葱、姜、笋、马蹄等配菜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中国烹饪大师、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卢勇手法娴熟、动作麻利,不一会,不锈钢盆里和好的肉馅,就在他的巧手下逐渐变得黏稠而有弹性,仿佛诉说着淮扬菜的细腻与考究。

从配料构成、制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卢大师事无巨细讲述制作狮子头的整个过程,讲到关键的地方,他还提高了音量,“传统的扬州狮子头,要形大略扁,重量要精准控制在一两五到二两之间,这是制作的关键。”

肉丸团好后,卢大师在狮子头的表面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放入烧热的油锅煎至表面金黄,保持着丸子的完美形态。接着,再将煎好的狮子头放入烧开水的砂锅中,加入生抽、老抽、糖、盐等调味料,精心调出红汤的底色和味道。随着火候的加大,红汤翻滚,又加入冬笋、青菜等配菜,用慢火细炖。历经2小时的炖制,这道色香味俱全的狮子头就做好了。一掀开砂锅盖,顿时满屋飘香,令人垂涎欲滴。

“其实,越高档的食材,越要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达;越普通的食材,越能成就至上的美味。”在卢勇看来,变寻常为特别,正是淮扬菜的最大魅力。

狮子头,作为淮扬菜中的经典菜式,又名“葵花斩肉”,始于隋朝,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唐代,因其形状如同雄狮之头,而得名狮子头。在汪曾祺笔下,“狮子头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北方的‘四喜丸子’不能与之相比。”足见其滋味之美。如今的狮子头,也从百姓家常走向国宴餐桌,再到走出国门、香飘四海。

品味扬州狮子头,不仅是品味食物本身带来的口感,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道经典菜肴,不仅承载着扬州千年的饮食文化,每一颗狮子头,更凝聚着厨师的匠心烹制与食客的喜爱与青睐。”卢大师很是欣慰道。

狮子头,以圆润饱满的外形、鲜美醇厚的口感,成为了家家户户过年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占据着“C位”。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道菜,更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家人们围坐一起,共同品尝这道寓意着祥和美好的舌尖美味,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畅谈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这一刻,团圆的意义具象化了。

2025年春节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个新春佳节里,不妨一同品味这道寓意团圆的新年滋味,感受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与幸福,以及来自舌尖上的文化传承与魅力。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蔡阳艳 厉欣)

标签:
责编: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