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观察︱竞逐“空中之城”!江苏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2024-04-28 10:33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4月22日下午2点30分,一架搭载血液冷藏箱的无人机自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腾空而起,经过15分钟固定航线飞行,无人机稳稳降落在南京市浦口区人民医院门诊楼前的空地上,准时完成血液运输任务。

2公里外,南京浦口消防救援大队,警报响起,消防演练定期进行。无人机从飞驳车载机巢中飞出,视频画面实时传送至监控大屏,红外线热成像系统迅速定位“被困人员”,帮助消防员顺利实施救援。

以上两个场景,让颇具未来感的“低空经济”变得触手可及。从“起飞”到“腾飞”,竞逐“空中之城”,江苏期待已久。

赋能千行百业,“飞”入万亿级风口

抬眸仰望天空,由低及高,直至浩瀚太空,层层递进。由天空距地平面垂直高度1000米内,无边蔚蓝间,一个万亿级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在江苏,一个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接连落下——

2023年12月27日,江苏省首例无人机配送血液在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试飞成功,自此,浦口开辟出无人机血液运输专线。“根据浦口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用血需求定点提供运输服务,比常规车辆运输节省了20多分钟。”江苏天策智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飞行部飞手杨彦玉介绍,无人机可依托4G网络进行精准导航,根据既定航线自主飞行,在多变且复杂的气象条件下,稳健而安全地执行血液运输任务。

2024年2月27日,昆山峰飞航空生产的5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由深圳蛇口飞至珠海九洲港码头,将单程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实现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的公开首飞。

2024年4月1日,无锡首条城市低空物流航线正式开通。载重能力10公斤、飞行距离达10公里的物流无人机从起飞到降落用时2分半钟,目前可在新吴区长江北路至永乐路的独立航线中实现点对点、高频次地同城件运输。

“首例”“首条”“首飞”,从空中飞的到物流运输再到智慧医疗,“低空经济”行业应用场景正在江苏各地照进现实。

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届时,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也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

“低空经济”将如何改变未来生活生产方式?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2023年以来,浦口使用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展开常态化巡航,年耗油下降1500万元;在航船员民生保供、船舶污染物接收等常态化应用服务,运营半年来累计飞行超过2000架次,为近1000艘船舶提供配送服务;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内无人机飞行24568架次,飞行航时6118.7小时,多家企业在这里进行无人机场景建设……截至目前,浦口区已集聚相关企业30家,涉及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低空综合服务等四大领域重点企业11家,涵盖海事巡检、应急救援、综合管理、水域治理等应用场景。

“目前,试验区正在搭建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和低空智联网平台,前者能为城市低空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安全管理提供支撑,后者能为600平方公里覆盖范围内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提供高质量的低空保障条件。”浦口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平台”建设将为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无人机为载体,融合5G、AI视觉识别、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可以深化无人机在各类垂直场景的应用。”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大区经理刘旭东介绍,由大翼航空自主研发的“风筝线无人机云管理系统”已实现无人机、手持终端等传感器数据的信息整合,系统后台可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AI视频识别,目前已应用在消防救援、生态环境、城市运行、电力、油气、新能源、水利等多个领域。

在平台搭建和技术加持下,“低空经济”逐步赋能千行百业,在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动能等方面释放着巨大潜力。“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已经出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

力挺产业发展,多地绘制“低空经济”路线图

打造新引擎,“低空经济”迎风起飞,还需政策加持。近几个月来,国家接连“出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颁发全球eVTOL行业首张生产许可证……随着低空经济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目标,江苏多地也在积极布局和行动,推出航线规划、组建人才团队等多种方式助推产业发展,抢占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先机。

仅从江苏三大GDP万亿城市最近的会议议程中,便能管窥江苏发展“低空经济”的决心与魄力——3月14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与相关企业、业内专家和有关部门座谈,共商南京低空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路径;4月15日,无锡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努力将无锡打造成为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和全国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4月18日,苏州市召开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以期集聚多方力量,积极稳妥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竞逐“低空之城”,江苏有着良好的要素储备,再叠加国家政策、市场规模等多重因素,可谓优势得天独厚。

集齐发展优势,江苏各地将如何布局?

作为我国最早一批入局低空经济的城市,南京现已集聚相关企业百余家,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人才等方面优势凸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未来,南京将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驱动、突出场景牵引和涵养产业生态等方面重点发力,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使低空经济成为南京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抢抓新赛道“风口”,无锡拿出竞逐低空路线图。近日,《无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发布,提出依托宜兴丁蜀机场、梁溪科技城等地特色园区先发优势,布局做优eVTOL、无人直升机等产业。公开资料显示,无锡现有与低空经济直接关联的重点企业超30家,在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具备航空级材料、发动机叶片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能力。《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飞向“天空之城”,苏州也蓄势待发。截至目前,苏州已签约低空经济项目251个,计划总投资超730亿元。按照《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下一步,苏州将大力拓展城市低空配送场景,开通10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组建飞行服务队,开通至周边机场3至5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大无人机、直升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在引进培育低空重点企业、鼓励低空科技创新引领、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优化低空经济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苏州出台最高2亿元的15项高含金量支持措施,以“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

夯实发展“底盘”,让“低空经济”平稳起飞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低空经济”蕴含无限可能。同时也要看到,“低空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助力低空“扶摇直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地面交通比喻,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全面铺开后,需要垂直起降场、加油站、维修中心等一系列配套服务措施,需要地面和空中的融合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借地面交通的现实图景描绘着“空中之城”的未来模样,“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完善的软硬件基础和配套措施,更要培养适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更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更精准的行业管理制度,正在江苏多地酝酿。

4月22日,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在浦口高新区无人机基地举行。数百名“准飞手”依次就位,推动油门杆,多旋翼无人机缓缓起飞,360度自旋后绕“8”字飞行,按考点要求完成飞行操作。该考点为江苏首家中国民航无人机飞行执照考试中心,由南京迈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立,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上万名持证无人机驾驶人员。

“考试分为理论和实操,实操部分包括操纵和航线规划,考证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江苏民航无人机培训中心负责人王慧深切感受到低空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从2020年每个班只有20名学员,到如今每个班200余名学员,飞行学员数量呈10倍增长。“生态环保、水务、电力等部门都在培育自有飞手,大型能源、地理信息企业也在为新技术、新项目上马培训飞手。”

除了应用人才的定点培养,相关保障措施亦不可或缺。南京提出,要加强公用起降场所、飞行服务基地以及5G通信、高精度导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空域保障、行政审批、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环境;苏州着手开展低空航路航线划设研究,建成1-2个通用机场,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加强通信、导航、监控、气象等运行保障设施,依托监管服务平台;无锡将充分发挥空港枢纽优势,进一步优化通航、无人机、民航等设施,发挥低空经济“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节点增效作用。

“未来,我们还要建立健全低空领域行业标准体系,同时发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在低空智联网等专业领域的优势,推动产业进步、整合产业链条、引领应用场景,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王立峰说。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柏丽娟 强慧娟 胡秋阳 实习记者 赵诣斐

标签:
责编:柏丽娟